在给发热的儿科医生服用退烧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注意药物的选择。由于小儿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解毒能力差,不能用成人的退热药治疗小儿发热。 如果小儿服用这些药物,由于药物在肝脏代谢缓慢,在肾脏排泄困难,难免会在体内蓄积,对肝肾形成化学刺激,可导致肾脏无菌性炎症,甚至引起肾脏坏死。因此,15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成人解热镇痛药。最有效且毒性较小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些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物,临床上使用的制剂如巴米尔、美林、天仙、泰诺、苯海拉明等大多含有这些成分。
2.应注意控制剂量:解热镇痛药不应大量服用。大多数退烧药都是通过出汗达到降温的目的。在服用退烧药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剂量,不能大量服用退烧药,因为退烧药是通过发汗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而发汗则是指通过出汗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3、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服药后,多给孩子喝白开水或淡盐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如果身体没有足够的水分,用了退烧药,身体就不能产生汗液,就达不到降温的目的。同时,多喝水还可以增加尿量,有利于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有助于体温下降和病情好转。注意不要给孩子穿或盖得太多。孩子发烧时手脚冰凉是外周循环不良的表现。穿戴或覆盖过多不利于散热,反而会使体温继续升高,甚至引起高烧痉挛。此外,应注意个别儿童对退烧药的过敏反应,如皮疹、恶心、呕吐,甚至哮喘,应立即停药。如果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甚至哮喘,应立即停药。以后发烧时应避免使用类似药物。
4.及时找到体温不降的原因。如果用退烧药不见效,应注意有的孩子是否穿得太多、包得太紧,妨碍散热。有的孩子汗腺功能差,汗液分泌少,或体内水分不足,也会影响散热。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退烧药后,体温下降应该有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通常在服药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后才能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