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14 21:05

轻度慢性丙型肝炎的症状。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慢性丙型肝炎的症状,如乏力、头晕、食欲不振、厌食、尿黄、肝区不适、睡眠不好、大肝轻度触痛,可有轻度脾肿大。

中度慢性丙型肝炎的症状。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都在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慢性丙型肝炎的症状:慢性丙型肝炎的症状明显或持续,如乏力、便溏、腹胀、尿黄,有肝病面容、肝掌、痴呆、脾肿大等。

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是什么?相关文章
1、丙肝的潜伏期为两周至六个月。最初被感染后,大约80%的人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可能出现的急性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颜色变浅、关节酸痛和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 2、大约75-85%的新感染者出现慢性肝病,慢性感染者中60-70%会出现慢性肝病,5-20%会出现肝硬化,1-5%会死于肝硬化或肝癌。丙肝是25%肝癌患者的致癌因素。
发布于 2024-05-23 03:28
0评论
1、急性丙肝 急性丙肝主要分2型: (1)急性黄疸型丙肝:丙肝起病相对较缓,仅部分丙肝患者有发热症状。少数丙肝症状以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为主,类似感冒。此型丙肝症状主要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变主要为ALT升高。随着病情发展,丙肝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但随后出现黄疸症状。 部分丙肝患者可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搔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
发布于 2024-06-26 12:48
0评论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
发布于 2024-10-05 12:41
0评论
1、全球HCV感染约为2.8%,约1.85亿,每年因HCV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月35万例。2006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再加上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的HCV感染者,约1000万例。其中HCV1b和2a基因型较为常见,其中以1b型为主(56.8%)。我国HCV感染者IL-28B基因型以rs12979860CC为主(84.1%)。2、根据2014年7月
发布于 2022-12-11 02:32
0评论
一、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丙型肝炎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抗-丙型肝炎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丙型肝炎,因此,无法完全筛出丙型肝炎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丙型肝炎。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丙型肝炎传播途径,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丙型肝炎传播占60%~
发布于 2024-05-23 03:42
0评论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在患者血液中发现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9年,DanielBradley等从黑猩猩血清中分离非甲非乙肝炎病毒,同年,MichaelHoughton等克隆出该病毒基因序列;12月在罗马举行了第一次丙型肝炎国际会议,至此丙型肝炎得到了公认。HCV感染呈全球流行,遍及全世界所有国家及地区,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成为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尽管近年已经开始对丙肝病毒感染进行防治
发布于 2022-12-10 13:27
0评论
我国丙肝流行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报告的丙肝发病人数约12万,是2003年的6倍。目前丙肝死亡率在全球所有疾病中排在第十位,在中国,丙肝死亡率排在第五位。丙肝一直以来也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足够重视,是临床漏报率最高的法定传染病。 丙肝的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丙肝尚无疫苗,不能够事先预防。 2、八成丙肝无症状,病情呈隐匿性发展,不利于病情的及早发现。 3、潜伏期可长达15至20年
发布于 2024-02-10 04:02
0评论
丙型肝炎主要有以下几个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⑴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⑵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
发布于 2024-10-05 12:28
0评论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全球HCV感染约为1、6亿,每年导致25万人死亡。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约有4000万名丙型肝炎患者,人群丙型肝炎感染率高达3、2%,每年新发病人超过10万。由于丙型肝炎大多发病隐匿,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因此不像乙型肝炎那样“备受关注
发布于 2022-09-25 01:11
0评论
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但由于体液中HCV含量较少,且为RNA病毒,外界抵抗力较低,其传播方式较乙型肝炎局限,传染力也较乙肝病毒为弱。 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 (1)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曾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输血后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随着筛查方法的改善,此传播方式已得到明显控制,但抗HCV阴性的HCV携带供血员尚不能筛除,输血仍有传播丙
发布于 2024-02-10 03:3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