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围是骨伤科常用支具之一,许多腰腿痛患者都曾使用过,有的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而有的则是自行购买佩戴,所以不是所有使用者都十分了解腰围的作用和佩戴方法。
一般认为,腰围的主要作用是制动和保护。
它可部分限制腰椎的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尤其是对腰椎的前屈活动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从而使局部损伤组织得以休息,为血运的恢复和损伤组织的修复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另外,腰围作为一种外用支具尚有加强腰椎稳定性的作用,它可部分代偿由于椎间盘组织的退变突出所致腰椎失稳状态。
所以,临床医师常嘱咐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卧床休息或牵引治疗开始下地活动时须佩戴腰围以加强保护。
以预防患腰椎的再次受伤并起到进一步巩固前期疗效的作用。然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皆有双重性,以往使用者只是片面地看重腰围对腰脊柱的支持与保护作用,却忽视了佩戴腰围后对腹腔内压所产生的影响,而腹内压升降对于脊柱负荷和椎间盘内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胸腹腔内压被认为是除脊柱以外维系自身垂直压力负荷的另一要素,它的增加能部分分担脊柱的负荷,同时也提高了腰脊柱的稳定性,单从这一方面看,佩戴腰围后腹腔内压上升所致脊柱分载能力增加是有一定临床意义的。
然而,腹腔内压上升后椎间盘内压亦可随之增加,同时增高的腹内压尚可形成一个向下向后的合力,是进一步加重椎间盘突出程度并加重临床症状的危险因素。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有因为咳嗽、喷嚏或怒吼而加重腰腿痛的经历,其原因也正在于此。现实的问题是,如果我们采用佩带腰围以提高腹腔内压“压力支柱”重力分载的方法来减轻自身重力和外在负荷对椎间盘的外压,却无意中增加了病变椎间盘的内压,这不仅不利于突出椎间盘的修复,甚至加重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危险。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使我们有理由对过分强调腰围的作用,患者过分依赖腰围这一行为提出反思。
另外,从理论上讲,无论哪一种腰围都不能完全限制腰椎的活动,也不能限制腰骶关节的旋转活动,甚至对大部分受试者来讲由于固定了腰部而相对增加了腰骶关节旋转活动。
因此,腰围的固定与保护作用是有条件的,而正确选择合适腰围、掌握其正确的佩带方法并严格控制其使用时间是尽可能发挥其辅助治疗作用并降低其不良效果的主要环节。市售腰围多种多样,一般用皮革或帆布衬以钢片或竹片制成,需要者应该选择一个大小、宽窄与弹性都合适的。
另外,目前市场上可购的中药腰围、电热腰围、磁疗腰围等所谓多功能腰围,研制者认为尚具有中药离子导入、磁疗等作用,有条件者也选择购买。
购买腰围后,是否佩带应以腰腿痛是否明显为原则,急性腰腿痛患者症状严重时强调以卧床休息为主,不能以佩带腰围来替代卧床休息,但在下地如厕、外出乘车等环节应佩带腰围加以保护,使用时若出现不适感应该仔细调整其大小、松紧。急性期过后,患者腰腿痛症状缓解则应逐步下地活动,此时尚须配合使用腰围。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整天佩带,甚至卧床休息也不拿下,这种做法是欠妥的。
因为长期佩戴腰围后还会使腰部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从而降低腰部肌群的“软支柱”作用,久之可使患者产生依赖感,一旦离开腰围就会出现症状加重的现象,这对于患者的康复无疑是有害无益,所以在使用时间上应有所控制。因此,佩带腰围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过度性的辅助治疗措施,对此建议采用一种“递减”的使用方法,即在腰围选择上可先宽后窄、先硬后软,在使用时间上可逐日缩短,在佩带方法上可先紧后松,若此方可逐步摆脱对腰围的依赖,而只有适时逐步恢复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充分发挥自体肌肉“肌性腰围”的软支具作用,才能使自己的腰杆子真正硬起来,逐步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