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把脉看面相
中医体检就是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仪、中医四诊仪、二十五音分析仪、中医证素分析仪4种仪器,分析中医体质和亚健康测评的体质类型、易患疾病、健康状态、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指数、生存质量、生命周期中医诠释等。
中医四诊仪是根据中医“望闻问切”中的“望、切”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首先,体验者把下巴搁到类似验光仪的白色仪器上,内部的摄像头就会拍下面部和舌头的照片。经过数据分析舌象和面相的信息。比如面色的明暗,两颧是否发红,眼眶是否发黑,舌边间是否发红、有无瘀点,苔质的厚薄、腻、腐以及舌形的胖瘦,有无齿形、点刺、裂纹。
随后,把脉通过另一个电子仪器完成,检测左右手腕的脉位、脉率、脉节律、脉力、紧张度、流利度等信息。“当然,比起老中医三指把脉,机器把脉只集中一点,只能测量脉搏的力量,也就是中医脉诊讲的“浮、中、沉”,而没有“寸、关、尺”,三指把脉则可以对应五脏,左手对应心肝肾(肾阴)三条经络,右手对应肺、脾、命门(肾阳),因此更加精确。”
最后一项是问诊,体验者要回答一份上百道选择题的问卷,涉及体型、睡眠、饮食、二便、病史、病痛等。综合面色、舌象、脉象以及问卷数据,系统会自动进行体质辨识。结果显示,志愿者的体质辨识为阳虚体质,中医辨证为脾阳虚兼肝火炽热。
脾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不足,不能给脾脏提供足够的能量,进而影响到脾脏为其他脏腑输布营养物质的功能,而出现以腹胀、便溏、四肢不温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身体状态。舌象暗红、苔少,属于内热、血瘀型。脉弦属于肝火炽热,而腹泻等症状则属于脾阳虚的表现。”
随后,医生将一份长达14页的体质养生建议打印出来。这份报告包括了中医体检评估报告和一套系统的个体化四季养生方案,包括了饮食调养、经穴养生、运动、足浴保健、七十二候养生等几个部分。饮食中推荐了大蒜、草鱼、陈姜茶、莲子健脾粥、红枣煲蚕蛹等养生食物以及饮食禁忌。
二十五音辨体质
“黄、虫、素、石、古、玉、天、竹、明、比。”经过指导,体验者对着二十五音分析仪的声音采集器念着这十个字,仪器将会测出此时的体质情况,这就是中医五音辨病。
这其实是一种失传已久的中医闻诊技术。近年中医闻诊技术重新被整理和发掘,通过仪器采集声音信息、分析音频图谱,判断人体的二十五种脏腑与经络健康状态,并提供个性化经络磁疗敷贴及饮食、音乐、情志等(脏腑及经络)调理健康方案。
在中医的“五脏相音辨证”中,五脏为脾、肺、肝、心、肾,五音则是指中国古典音乐的基本音调――宫、商、角、羽。《黄帝内经》认为,五脏、五音与土、金、木、火、水五行一一对应。五音每一音按照音频细化为五个音,一共二十五音,每一音反映肌体相应脏腑和经络当下的功能状态。
心功能异常表现在心肝火旺,因此性格急躁,小肠功能失调则体现在消化吸收方面,易出现便溏、腹泻症状。所以,这一结论与四诊仪辨识的脾阳虚兼肝火炽热的表现相互印证。调理时应用温阳健脾的山药、芡实,饮食避免姜、蒜、辣等热性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自我调畅情志。
随后,一张五脏相音辨证调理报告出炉,调理方案包括经络、饮食、音乐、情志调理等内容。经络调理根据“左病治右”的原则,取左手太阳小肠经的阳谷穴位,进行磁疗敷贴。饮食调养根据“饮食有节、谨和五味”的原则,建议五谷食用芝麻、胡麻、小麦,五蔬食用西红柿、马齿苋、苦瓜、海藻等。音乐调养则推荐《喜洋洋》、《百鸟朝凤》等乐曲。
常规体检的补充
中医体检必须要由对中医理论与临床非常有经验的人来操作,这样与机器的效果完全是不同的。中医的精华在于辨证论治,因人而异,而仪器毕竟是仪器,是无法完全取代人的。现阶段,此举也是无奈之举,这毕竟与现代科技有所交集,中医体检需要好好研究,还没有到推广的地步。
而在西医体检专家看来,单拿一份中医体检报告,并不能对健康有一个清晰完全的认识,中医体检是对西医的有益补充,目前仍在探索中。中医体检的四诊仪、二十五音辨证,这些是从另一个维度上对健康做的解读,可以作为常规健康体检的补充,但是不能作为主流,“我们现在看病仍然以西医为主,如果病人拿着一份中医体检报告去看病,可能西医的专家也看不懂。”
西医的体检也是有局限性的,任何疾病早期是医疗仪器检查不出来的。而中医体检的理念是‘治未病’,这也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中医体检是个有益的补充,能在疾病早期、治未病阶段有些发现。但是,如果能将中医体检报告与哪些西医的疾病相联系,这样将更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