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23 07:27

  今年初,三中全会宣布生育政策调整成“单独二胎”。虽然具体各地的实行时间待定,随着北京上海等地一线城市施行时间的确定,妈妈们都开始蠢蠢欲动了,政策的放宽激起了独生子女心中的千层浪。备孕二胎,妈妈们在身体和心理上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年龄在30岁到45岁的妈妈能否再生二胎呢?
  一、孕育二胎须知5个事项
  1、孕前检查必不可少
  提问 1:我的第一胎是意外怀上的,也没有太过注意什么。现在政策开放,想要第二胎了,请问第二胎备孕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如果怀上了,二胎怀孕期间有没有特别注意事项呢?
  回答:准备怀孕的时候,可以做一下孕前检查,看看是否适合怀第二胎,检查一下是否有不适宜怀孕的疾病。备孕的时候,要谨记三点:第一,在生病(感冒、发烧、头晕等)时候,自己不要滥用药,在服用药物前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怀孕了,如果确定怀孕了需要咨询医生能否吃药;第二,要注意作息有规律;第三,适当补充叶酸。
  另外,在二胎怀孕期间还需要考虑一下的问题:第一:如果第一胎是剖腹产的,要注意与第一胎的时间间隔,考虑子宫破裂的风险问题,原则上剖腹产后两年后再怀第二胎;第二,在第一胎怀孕的时候,是否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等,如果在第一胎有这些问题,那么怀第二胎需要更加慎重。
  2、顺产二胎间隔一年以上较好
  提问2:顺产后半年内怀上会对妈妈的身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听说如果两个宝宝间隔时间太短或太长的话,二胎宝宝可能会早产或者有体重过低的风险,请问,顺产生育两胎的间隔时间多久才比较合适呢?
  回答:顺产后半年内怀上不会对妈妈的身体有太大的影响,关于顺产生育两胎的间隔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建议顺产生育两胎的间隔时间最好是一胎产后一年以上,妊娠间隔短于18个月或大于5年是发生早产的高危因素。
  3、剖腹产后一年怀孕会有子宫破裂危险
  提问3:我的第一胎是剖腹产的,产后一年又怀孕了。请问这个时候怀孕会不会有危险呢?我能生下这个宝宝吗?剖腹产后要经过多长的时间才能再生下一胎啊?
  回答:剖腹产后一年就怀孕,会有子宫破裂的危险,剖腹产后原则上建议两年后再怀下一胎,但并不等于说剖腹产两年后怀孕就不会有危险,只是子宫破裂的几率相对低一些。至于剖腹产后1年怀孕能否生下这个宝宝,并没有强制说一定不能生,只是间隔时间只有一年,子宫破裂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4、二胎年龄越年轻越好
  提问4:现在单独二胎政策出来,虽然具体各地的实行时间待定,但是已经有一批30岁到45岁的妈妈打算生二胎,请问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能否再生二胎呢?女性生二胎的最佳年龄是什么时候?
  回答:女性生二胎的最佳年龄越年轻越好,最好在30岁以前,因为35岁以后生育能力会下降,胎儿发育异常的几率会增高,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增高。
  5、宝宝健康与第几胎没有必然联系
  提问:我现在还是第一胎,同房里面的有好几个都是二胎。她们的头胎都是顺产,很顺利,可是到了二胎却要么有了高血压,要么有先兆流产的症状,要么就是妊娠糖尿病。有人说老二就是麻烦多。我也想生二胎,可是不明白为什么第一胎没事,第二胎会那么多病痛。麻烦医生解答一下了。
  回答:宝宝是出生是否顺产,是否健康,与宝宝是第一胎还是第二胎没有必然的联系。上面描述的这些情况,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孕妇的年龄问题,在生第二胎的时候,很多孕妇年龄相对大了,自然流产的几率会增大,妊娠期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会增大。
  二、高龄产妇二胎备孕注意事项
  1、高龄产妇一定要做产前诊断
  提问:我是属于晚婚晚育的,30岁的时候才生下了大宝,今年已经35岁,检查发现又怀孕2个月了。我这个时候都算是高龄产妇了吧,我有点担心宝宝会畸形或有其他的病。请问这个时候我要注意什么才能生下健康的宝宝呢?
  回答:35岁属于高龄产妇,担心宝宝会发育异常要做产前诊断,一般对于35岁以上的产妇,我们都建议去做产前诊断,因为35岁以上,胎儿发育异常的几率是会增多。
  2、高龄产妇备孕谨记3点
  提问:现在开放二胎了,我和老婆都想要多个孩子。现在我们的大孩子都已经10岁了,老婆也37岁了,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要孩子,准备怀孕的话要注意什么事项呢?我们要怎样备孕才能生下健康的宝宝呢?
  回答:37岁属于高龄妇女,高龄妇女怀孕会出现以下四大问题:第一,高龄妇女的生育能力下降,会出现不排卵或排卵周期不规律的情况,受孕能力下降,导致怀孕几率降低;第二,高龄孕妇出现自然流产的几率会增加;第三,高龄孕妇出现胎儿发育异常的几率也会增高,发生各种各样胎儿先天畸形的几率会远远高于35岁以下的妇女;第四,出现胎儿早产的几率会增大。对于37岁的高龄妇女来说,要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几率是明显下降的,因此在计划怀第二胎前,应该考虑到年龄因素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对于37岁的高龄妇女来说,随着身体器官的老化,身体方面的问题可能比年轻的时候多,所以准备怀孕的时候,可以做一下孕前检查,看看是否适合怀第二胎,检查一下是否有不适宜怀孕的疾病。备孕的时候,要谨记三点:第一,在生病(感冒、发烧、头晕等)时候,自己不要滥用药,在服用药物前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怀孕了,如果确定怀孕了需要咨询医生能否吃药;第二,要注意作息有规律;第三,适当补充叶酸。
  三、孕育二胎,小心4个错误认知
  1、二胎早产可能性大?确有其事
  提问:听说怀第二胎早产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请问医生这个说法有科学根据吗?如果是真的,二胎早产的可能性有多大?妈妈要如何预防二胎早产?
  回答:怀第二胎早产的可能性会有所增大,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多注意休息,不要太过劳累,孕晚期不要进行性生活等都可以预防胎儿早产。
  2、一胎剖腹产,二胎仍然剖腹产?破腹产降低子宫破裂风险
  提问:现在政策允许了,我和老公都想生第二胎。我第一胎是去年11月份剖腹产侧切,这次想要顺产。有朋友跟我说“一次剖腹产,以后的生产都要剖腹产”,您是怎么看待这种说法的呢?我现在怀孕,到时顺产的话会不会让伤口裂开呢?还是继续选择剖腹产会比较好?
  回答:在医学界是有这样的说法,关于这个观点,主要是考虑剖腹产的原因,可以分开两个方面去看:第一种情况,如果第一次剖腹产是因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原因所致,那么以后生产都要剖腹产,比如骨盘小这个原因,生完第一胎后骨盘并不会变大,所以以后生产都是要剖腹产,这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孕妇原本是可以自己生产的,但在生第一胎的时候,由于一些可变的原因,比如孕妇本人怕痛、胎儿有窒息的风险、胎位不正等情况导致剖腹产的,在第二胎生产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剖腹产,因为在第二胎分娩的时候,不一定会遇到这些导致剖腹产的原因。所以第二胎是否需要剖腹产,我们需要衡量孕妇子宫破裂的风险是否高,如果子宫破裂的风险高,我们会建议继续剖腹产,如果子宫破裂的风险不太高,而孕妇本人愿意去尝试顺产,可以在严密的监测下自然分娩。但是这种情况需要提高警惕,遵守的原则是“知情同意”。
  在实际生活当中,第一胎剖腹产,第二胎时孕妇再次剖腹产的几率会比较高,因为确实是存在子宫破裂的风险,虽然风险具体发生会因人而异,但很难准确预计到哪一个人是否会发生,因为子宫破裂一旦发生,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孕妇都会选择剖腹产。
  3、一胎生了个健康宝宝,二胎不用检查?孕期检查是必需的
  提问:我生第一胎的时候已经和老公做过孕前检查了,现在准备生二胎,还需要做孕前检查吗?请问做哪些孕前检查才能确保生个健康的宝宝?
  回答:需要进行孕期检查,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状况会发生变化,孕前检查和生第一胎是一样的,心脏、肝肾功能、血糖等都进行检查,检查一下是否存在一些不适合怀孕的疾病。
  4、注意饮食,二胎不用担心妊娠高血压?风险大,要及早就诊
  提问:我今年27岁了,第一次怀孕的时候因为妊娠高血压,宝宝在6个月的时候引产了。现在我怀上,可是我很害怕宝宝又没有了。您能不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才能保住现在的这个孩子呢?我真的很想要个宝宝。
  回答:第一次怀孕因为妊娠高血压做了引产,第二胎时也有可能出现高血压,所以建议及早去条件比较好的三甲医院就诊,做一些检查和孕期的保健,有助于更好的处理出现的情况。
  四、关于孕育二胎的其他相关事项
  1、取环后可正常怀孕,不影响二胎
  提问:我生完第一胎就放环的,现在想生第二胎,取环以后能正常受孕吗?会对二胎有影响吗?
  回答:取环之后可以正常受孕,因为节育环是可逆性的避孕措施,取环后可以正常怀孕的,不会有影响的。
  2、怀孕时激素变化,不适合母乳
  提问:我的第一个孩子是顺产,现在还在哺乳期。可是老婆又怀上了,请问,是不是要断了母乳呢?怀孕的同时又母乳,会不会让肚子里的孩子营养不良呢?我要怎么照顾老婆才好?
  回答:怀孕的时候要断母乳,因为怀孕后人体的激素水平是会发生改变,母乳中也会带有这些激素,不适合再喂养宝宝。
  3、剖第二胎要提前住院
  提问:第一胎剖腹产,第二胎也打算剖腹产,剖二胎要提前去医院吗?提前几天是最好的?
  回答:剖第二胎要提前住院,一般正常情况下,比预产期提早一个星期住院。

“单独二胎”备孕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概述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夫妻都开始计划生二胎。为了让第一个孩子有个伴,很多妈妈都不怕生二胎的辛苦,都早早了计划准备怀上第二胎,不过二胎相对于第一胎来说,多数女性的年龄相差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身体条件也大不如前,因此,妈妈们想要顺利健康的剩下第二胎,一定要注意生二胎的注意事项。为了能够帮助到大家,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生二胎备孕注意事大全! 步骤/方法: 1、 大家应该都知道的,现在很多准备生
发布于 2023-03-18 07:43
0评论
1.孕前检查必不可少 备孕的时候,要谨记三点:第一,在生病(感冒、发烧、头晕等)时候,自己不要滥用药,在服用药物前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怀孕了,如果确定怀孕了需要咨询医生能否吃药;第二,要注意作息有规律;第三,适当补充叶酸。 另外,在二胎怀孕期间还需要考虑一下的问题:第一:如果第一胎是剖腹产的,要注意与第一胎的时间间隔,考虑子宫破裂的风险问题,原则上剖腹产后两年后再怀第二胎;第二,在第一胎怀孕的时候
发布于 2023-08-08 23:44
0评论
     1、远离肥胖 很多男性在结婚之后就会疏于锻炼,脂肪不断堆积,体重也就噌噌上涨。男性肥胖会阻挡成功备孕“二胎”的去路,肥胖的体内会存在很多有害物质,有些致癌物质也能在脂肪中找到。而且,肥胖的男性普遍比较怕热,对睾丸也是一种严重的威胁。这样不健康的身体条件,是无法产生健康精子的。成功受孕率就会有所降低。 所以准爸们应该选择1~2种运动方式,坚持锻炼。不仅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肌更厚实,肌肉纤维
发布于 2023-02-06 16:48
0评论
1、孕前检查 怀孕前都不可避免的要做孕前检查,即使不是在高龄受孕也需要检查,所以作为高龄且孕育第二胎更需要做好孕前检查,不仅为了宝宝的健康,更为了孕妇的安全。 2、时间间隔 高龄产妇在生育是本身就比一般产妇困难,所以选择剖腹产的几率也会大一点。如果第一胎是剖腹产的话就要注意与第一胎的时间间隔,考虑子宫破裂的风险,原则上剖腹产后两年后再开始怀第二胎。如果在怀第一胎时有一些特殊问题,如妊娠期糖尿病、
发布于 2023-07-06 10:42
0评论
一是要坚持锻炼身体。 对于锻炼身体是备孕中的男女都需要做的。未准妈妈锻炼身体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避免因为疾病困扰而造成胎宝宝畸形。但是未准妈妈锻炼身体要适当就好,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因为激动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孕妈妈的生理机能,不利于受孕。而未准爸爸锻炼身体主要是要通过强身健体而提高精子的活力,有助于更快受孕,当然运动的时候依然要把握度,不要过度运动,造成身体疲惫。 二是要补充孕
发布于 2023-04-26 15:24
0评论
二胎不是说生就生,在备孕之前,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尤为重要。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将二胎提上日程?这首先是必须在身体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至于说具体时间,那就要考虑两次分娩的间隔时间。 生二胎的前提,必须是子宫已经得到很好的恢复,保证身体完全调整好才可以。如果第一胎是顺产的话,那么,恢复期相对较短,一般只要经过1年,产后女性的生理功能基本恢复,经过检查之后,输卵管、子宫等生殖系统情况正常,就可以考虑怀
发布于 2023-02-06 16:42
0评论
概述 前段时间我丈夫突然心血来潮跟我商量,打算想再要一个孩子,现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家庭,都是生育两个宝宝的。其实我们大女儿已经六岁多了,但是在我心中我知道始终都有个小小的遗憾,尤其是我婆婆,她是一个传统观念的人,他觉得我丈夫没有儿子,不能为他传宗接代。后来我也打算为他再生个孩子,不过因为我第一胎是剖腹产的,所以在生第二胎之前我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步骤/方法: 1、 首先,刨腹产对于女性
发布于 2022-11-28 10:56
0评论
概述 随着二胎的政策开放,很多孕妈都蠢蠢欲动想要二胎。我表姐也不例外,她头胎是儿子,今年快7岁了,本来就想着这辈子就要一个就好了,可看到现在有二胎政策,又想生多个,当然了,能凑成个“好”字就更好了。二胎,很多女生年龄相对来说都比较大了,所以受孕的成功机率肯定比不上年轻的时候,卵子质量也会逐渐变差。不过,高龄怀孕肯定还是会有希望的。 步骤/方法: 1、 首先,我们必须要做孕前检查。二胎的孕妈妈
发布于 2023-04-30 09:29
0评论
二胎早产可能性大? Q:听说怀第二胎早产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请问医生这个说法有科学根据吗?如果是真的,二胎早产的可能性有多大?妈妈要如何预防二胎早产? A:怀第二胎早产的可能性会有所增大,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多注意休息,不要太过劳累,孕晚期不要进行性生活等都可以预防胎儿早产。 一胎剖腹产,二胎仍要剖腹产? Q:现在政策允许了,我和老公都想生第二胎。我第一胎是去年11月份剖腹产侧切,这次想要顺产。有朋
发布于 2023-05-19 05:56
0评论
概述 随着现在政策的开放,很多人都想要二胎,其实在要二胎的过程中,夫妻双方都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怀孕困难的现象,相对来说在要二胎之前应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身体方面的检查,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妇科疾病的产生,对女性的身体健康也是比较好的,在要二胎的过程中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怀孕困难的现象。 步骤/方法: 1、 在要二胎的过程中应该吃叶酸,这样可以有效的
发布于 2023-04-30 08:2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