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01 15:37

   病例  

       吕某,女,53岁,2003年4月17日初诊。主诉:发热伴左下肢红肿热痛3天。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高热(T 39.2℃),后左下肢出现红肿灼热疼痛,外院予克林霉素静滴,身热有所减退,但左下肢红肿疼痛无缓解。患者有足癣史。刻下:左下肢红肿疼痛伴低热,胃纳欠佳,夜寐安,大便偏干,小便调。查体:左足背至小腿中上1/3处肿胀,皮肤红赤,边界清楚,胫前见皮下紫癜,扪之灼热,触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理化检查:WBC 12*10?9/L,N 79.6%,L17.4%。诊断:流火,证属湿热毒蕴。治则:凉血清热、解毒化瘀,佐以利湿消肿。方拟:“犀角地黄汤”合“四妙散”加减。药用:生地、赤芍、忍冬藤、马鞭草、蛇舌草、鹿含草、全瓜蒌各30g、车前子9g,黄柏、生米仁、川牛膝各12g,丹皮、苍术、桃仁各9g,生甘草3g。外敷金黄膏。嘱忌辛辣发物,多抬高患肢,治疗足癣。4月24日二诊,身热已平,左下肢皮肤红赤灼热已退,胫前留有色素沉着,肿胀仍有轻度,触痛不明显,大便通畅。血WBC 6.1*10?9/L,N 57%,L 17.4%。考虑热毒基本已去,治拟活血清络,并加重健脾利湿消肿,前方去生地、丹皮、马鞭草、鹿含草、桃仁,加生黄芪、丹参各30g,太子参15g、茯苓、赤小豆各12g,当归9g、再服药1周,左下肢肿胀基本消退。

  按语

       丹毒是由于A族β型链球菌所致的一种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症。临床上以起病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热肿胀,迅速扩大,发无定处为特点。本病在临床上可分为红斑性丹毒、紫癜性丹毒、大疱性丹毒和坏死性丹毒。《圣济总录》云“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丹毒之病因病机,总由素体血分有热,外感风湿热邪,或有皮肤粘膜破伤,邪毒乘隙入侵,湿热邪毒蕴阻,火毒炽盛,不得内泄,郁于肌肤,外发为病。下肢丹毒又称流火,多兼湿热,湿盛则肿,热盛则红,火毒炽盛,火破血妄行,血溢脉外则见皮下紫癜,湿热蕴阻经络,不通则痛,故流火内治宜凉血清热,解毒化瘀,佐以利湿消肿。方中用生地、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蛇舌草、鹿含草清热解毒,苍术、黄柏、生米仁、车前子清热利湿消肿,马鞭草、川牛膝活血利水、引药下行,忍冬藤一味,既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之功,又有通经络行血脉之用,可谓一箭双雕之妙,全瓜蒌、桃仁润肠通便,使火热从便而泻。

凉血清热,解毒化瘀治疗丹毒相关文章
丹毒会造成持续性的水肿出现,最后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也可造成部分位置的出血性坏死,对于该病的治疗需要注意,选择青霉素进行治疗,疗程一般在十到十四天,如果过敏就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对于出现损伤的部位应该使用抗菌的药物,同时利用减压治疗来减轻水肿的情况,能够有效的预防丹毒复发,若果对于这些治疗都没有作用并且持续性的水肿情况,就需要到整形外科中去进行治疗。 3对于丹毒应该要积极预防。找到可能会诱使
发布于 2024-10-05 06:33
0评论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中医学认为,丹毒多因血热内郁,外感毒邪,侵犯肌肤,或因肌肤破损,感染毒邪,毒邪乘隙而入,郁蒸血分所致。 丹毒却并不是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所以相信大家有了对丹毒的初步了解,就会明白丹毒是不会传染的。
发布于 2024-06-19 16:12
0评论
丹毒的原因: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属于由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鼻部炎症、抠鼻、掏耳、足癣等因素常成为丹毒的诱因,病原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还有营养不良、过分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等皆可为丹毒的促发因素。 丹毒多见于春秋两季,是一种急性的皮肤热毒病症,以皮肤患处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
发布于 2024-07-11 08:07
0评论
潜伏期2~5天。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界限清楚。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常见近卫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淋巴结炎。也可出现脓疱、水疱或小面积的出血性坏死。好发于小腿、颜面部。 丹毒的复发可引起持续性局部淋巴水肿,最后结果是永久性肥厚性纤维化,称为慢性链球菌性淋巴水肿。乳癌患者腋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由于淋巴淤滞
发布于 2024-08-27 20:18
0评论
丹毒的治疗方法 1、中成药 可选连翘败毒丸、蒲银散、活血消炎丸、大黄蛰虫丸、养血荣筋丸。。 2、局部治疗 也可用新鲜白菜帮或鲜马齿苋或绿豆芽洗净捣烂,调上药外涂。或取仙人掌、芭蕉根、马齿苋、大青叶,任选1-2 3、基本方药 解毒清热汤加减: 蒲公英15克、野菊圌花15克、大青叶15克、紫花地丁15克、蚤休15克、丹皮10克、赤芍9克、板蓝根10克等。 4、如果红肿热痛明显,或有寒战不适,应系统应
发布于 2024-10-05 06:20
0评论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意见建议:1.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
发布于 2024-10-05 06:13
0评论
1.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 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3.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 疾病预
发布于 2024-10-05 06:06
0评论
丹毒一症,古已有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称为“”。清代顾世澄着《疡医大全》始有流火之名,“流火,两脚红肿光亮,其热如火者是。”本病中西医同名。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因血分有热,火毒侵袭,郁于肌肤而发,或由于皮肤粘膜破损,毒邪乘隙侵入而成。故《圣济总录》说:“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本病西医认为是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微小破损处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引起淋巴结炎而发病。本病的
发布于 2023-02-18 00:21
0评论
丹毒,是一种细菌导致的急性皮肤浅层感染,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而入侵,如足癣、刺伤等侵入,继而引起皮内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故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本病多发生于下肢和面部,起病急,症状重,蔓延快,经2~5天的潜伏期后突然急性发病,具有红、肿、热、痛等炎症特点,并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及呕吐等全身症状,表现为片状红疹,色鲜红,中间较淡,皮疹初起呈红色丘疹状,色鲜红似玫瑰,中间颜色较淡,与周围界限清楚。
发布于 2023-03-26 20:16
0评论
1、禁忌一切发物、助湿食品及酒类、辛辣物,多饮开水。 2、加强个人防护,防外伤。 3、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如牛、羊肉及海鲜等偏热的食物及辛辣的食物在发病时都不能吃。 4、多休息,不要过于疲劳。过度劳累,能耗伤人体的气血,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应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5、在发病期间要戒烟、戒酒。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为防止接触性传染,不与家人共用洁具,每天要用温水洗脚,切忌用太
发布于 2022-12-22 15:2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