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26 20:16

  丹毒,是一种细菌导致的急性皮肤浅层感染,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而入侵,如足癣、刺伤等侵入,继而引起皮内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故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本病多发生于下肢和面部,起病急,症状重,蔓延快,经2~5 天的潜伏期后突然急性发病,具有红、肿、热、痛等炎症特点,并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及呕吐等全身症状,表现为片状红疹,色鲜红,中间较淡,皮疹初起呈红色丘疹状,色鲜红似玫瑰,中间颜色较淡,与周围界限清楚。用手指轻压,红色即会消退;手指一放,红色很快恢复。红疹可向四周迅速蔓延,高出正常皮肤表面,有时可发生水疱,病变处有发热、疼痛感,附近淋巴结常有肿大、疼痛。在红肿向四周蔓延时,中央的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红肿区有时可发生水泡局部有烧灼痛。一些病例并发管状淋巴管发炎,自损害处发出鲜红色线条,向心进展甚速。同时附近淋巴结常肿大、疼痛。足癣或血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反复发作。伴有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淤血的患者也易发丹毒。有时还可造成淋巴管阻塞,组织增厚,形成象皮肿。少数严重患者可引起脑膜炎、急性肾炎、心内膜炎,甚至败血症,预后甚为严重。因此,丹毒的防治十分重要。

  丹毒名称首见于祖国医学,《诸病源候论》指出:“丹毒,人身体忽然{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由于其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有异,中医文献中又有不同的名称。发于头面者称“抱头火丹”;发于胸腹者称“内发丹毒”;发于腿胫者称“流火”、“腿游风”;依形状又有“鸡冠丹”、“茱萸丹”等多种病名。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血分有热,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郁于肌肤,壅为火毒而暴发。或由于皮肤破损感染邪毒而诱发。发于头面多兼风热,发于胁下、腰胯多兼肝火,发于下肢多挟有湿热。

  现代医学认为,丹毒发作有两个条件,一是皮肤有破口,细菌可经破口侵入引发感染。因而要预防下肢皮肤外伤,烧伤,冻伤,足皲裂等;还要积极治疗下肢皮肤损害性疾病,如足癣、皮肤病、慢性溃疡、血管炎、糖尿病足等。二是局部皮肤抵抗力下降。引起抵抗力下降的常见病有,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大隐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下肢皮肤营养障碍、丝虫病、象皮肿等病。可并发局部皮肤淤血、缺氧、循环不良,致抗病能力下降,成为丹毒发作的内因。尤其到了夏季,更是发作频繁。另外切忌过度疲劳,长久站立;夏季不要趟雨水;当丹毒部位皮肤出现疼、痒不适时,不可用力挤、捏。吃药预防复发无济于事,长期服用抗菌素还会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一旦出现复发征兆时,需立即就诊。

  丹毒的病情发展迅速急骤,须及时发现,尽早确诊,以免延误治疗。初发患者如能及时治疗,多能迅速控制急性发作,但对反复发作的患者,用药后局部暗红,肿胀疼痛多不能明显减轻,仍缺乏有力的措施,并且药物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而发生变化,耐药菌株呈上升趋势,给治疗增加了难度。西医通常采用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欠佳,抗生素类药物耐药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后部分患者病程会迁延为亚急性或慢性,短期内难以治愈。而中医药治疗丹毒具有疗效确切,有效率高,方法多样,病程缩短等特点,尤其是中药内服与中药外敷外洗等外治法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辨证精神,疗效显著。在治疗丹毒的同时,更加需要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如下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等疾病,可采用微波微创结合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等病,因为这些基础疾病是丹毒反复发作的病因,只有积极治疗这些基础疾病后,丹毒的反复发作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并与健康人隔离,避免直接接触。忌食辛辣、荤腥、油腻之品,多吃蔬菜、水果。

  丹毒怎样预防?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健康的皮肤对病菌有阻挡和杀灭作用,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感染,但是肮脏的皮肤是病菌寄生的温床,为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养料。因此,应经常注意皮肤卫生,要勤洗澡、勤换衣被。下肢丹毒则多由足癣或下肢外伤引起。其次与机体免疫力降低、患有其它基础疾病有关, 如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大隐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下肢皮肤营养障碍等病。由于局部皮肤淤血、缺氧、循环不良,致抗病能力下降,成为丹毒发作的内因。应尽早治疗这些疾病,如积极采取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等基础疾病,有利于减少或避免丹毒反复发作。

  2、改掉不良陋习,爱护自身器官。不少人有没事抠鼻孔、掏耳朵的陋习,这往往是造成颜面丹毒的重要原因。鼻腔和耳廓有完好的防御屏障,自卫能力很强,病菌不易侵入。人的手上平时沾染着很多细菌,抠鼻孔、掏耳朵极易损伤鼻腔黏膜、耳廓皮肤,病菌进入破损处,就会引起丹毒等感染性疾病,严重时,病菌通过面部血管侵入颅内海绵静脉窦,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应改掉陋习,爱护自身器官。

  3、正确处理瘙痒,切忌用手挠抓。足癣、皮炎等常见病,痒起来令人心烦气躁、坐立不安,很多患者频频挠抓。这样一来,对于皮肤是一个强烈的损伤和破坏,挠抓时藏匿污垢的指甲将病菌接种到破损的皮肤,极易引起丹毒类感染。您不妨试试冷敷或外涂药膏的办法,两种方法均可以止痒,而且对皮肤没有损害。对待瘙痒,最重要的是消除病因。

  4、尽力除菌消毒,防止接触传染。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活跃着许许多多的致病菌,其中溶血性链球菌,通过衣帽、用具的接触,引起丹毒等感染性疾病,时时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随着卫生知识的普及,每个家庭都可找到不少切实可行的消毒方法,如消毒溶液擦拭,紫外线灯照射等。

  5、警惕丹毒初起,早期妥善处理。在搔抓皮肤之后,局部出现色似玫瑰、周界清楚的片状红疹时,应高度警惕丹毒的发生。这时应及时就诊,尤其是到大医院的丹毒专科就诊,得到专科医生的专业指导和治疗。

夏季,治疗丹毒正当时相关文章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中医学认为,丹毒多因血热内郁,外感毒邪,侵犯肌肤,或因肌肤破损,感染毒邪,毒邪乘隙而入,郁蒸血分所致。 丹毒却并不是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所以相信大家有了对丹毒的初步了解,就会明白丹毒是不会传染的。
发布于 2024-06-19 16:12
0评论
丹毒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炎症。因其皮损红肿,色如涂丹而得名。好发于小腿和面部,其中发于颜面者,又称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发于下肢者,称为流火。其特点为起病急,常有畏寒发热,病变局部皮肤忽然出现局限性的鲜红色隆起的斑片,边界清楚,压之褪色,去压后红色即恢复,有时红肿区有水疱。附近淋巴结经常肿大,且有压痛。化验血中白细胞升高。在丹毒急性期,临床上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您是否知道物理治疗亦能起到有
发布于 2023-03-25 04:41
0评论
丹毒一症,古已有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称为“”。清代顾世澄着《疡医大全》始有流火之名,“流火,两脚红肿光亮,其热如火者是。”本病中西医同名。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因血分有热,火毒侵袭,郁于肌肤而发,或由于皮肤粘膜破损,毒邪乘隙侵入而成。故《圣济总录》说:“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本病西医认为是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微小破损处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引起淋巴结炎而发病。本病的
发布于 2023-02-18 00:21
0评论
丹毒患者饮食建议有哪些呢-?不可否认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仅仅对于丹毒的治疗是有帮助的,对于丹毒患者延年益寿也是大有裨益的。丹毒患者在药物和饮食上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坚持进行科学的治疗。丹毒会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的。 丹毒患者应该吃些什么好呢?-丹毒患者应该注意需要禁食的有什么呢-?专家提醒大家,丹毒患者不可以过多的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这样的食物会使身体出现很多的不良反应,而且过于油腻的食物也应该
发布于 2022-12-22 15:35
0评论
丹毒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多发生于颜面部或下肢,多有皮肤、粘膜破损或足癣等病史。病起突然,恶寒高热,局部皮肤忽然红赤灼热,色如丹涂脂染,肿胀疼痛,迅速扩大,边界清楚,红肿处可伴发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患处附近淋巴结可发生肿大疼痛为特征。丹毒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学多用抗生素治疗,对初发丹毒有较好疗效,对复发性丹毒则疗效欠佳。发于下肢部位
发布于 2023-01-31 18:12
0评论
足部红肿疼痛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丹毒病因】丹毒的病原菌为A族B
发布于 2022-12-10 00:47
0评论
概述 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引起的。长好发于下肢与面部。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治好了老是易复发。下面分享如何治疗,最重要的是预防。 步骤/方法: 1、 实验室检查伤口及破损处的拭子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血抗链和血白细胞;下肢丹毒应行足趾间皮屑真菌学检查;面部丹毒应行鼻旁窦放射线检查可以诊断出来 2、 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
发布于 2024-06-10 11:14
0评论
1、丹毒的一般护理:病室内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温湿度适宜。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适当的床边隔离。病人应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并抬高30°~40°,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必要的止痛剂以减轻病人痛苦。饮食宜清淡,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禁忌辛辣、荤腥、油腻油炸食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发热的病人可遵医嘱给予安乃近、地塞米松降温或给予温水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  2、丹
发布于 2022-12-22 15:29
0评论
下肢丹毒,中医称为流火。它可表现为一侧或二侧下肢出现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灼热、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有些在红斑上伴有水疱或血疱或脓疱,甚至坏疽。病人还可伴有发热(38-40℃)、畏寒、恶心等全身症状,当有些病人这些全身症状在下肢红肿疼痛还没出现之前发生,还会被误认为感冒了。如果丹毒反复发作,就称为复发性丹毒。复发性丹毒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烦恼,在临床上我们看到严重的1-2个月就发作1
发布于 2023-01-20 02:51
0评论
病例        吕某,女,53岁,2003年4月17日初诊。主诉:发热伴左下肢红肿热痛3天。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高热(T39.2℃),后左下肢出现红肿灼热疼痛,外院予克林霉素静滴,身热有所减退,但左下肢红肿疼痛无缓解。患者有足癣史。刻下:左下肢红肿疼痛伴低热,胃纳欠佳,夜寐安,大便偏干,小便调。查体:左足背至小腿中上1/3处肿胀,皮肤红赤,边界清楚,胫前见皮下紫癜,扪之灼热,触痛
发布于 2023-02-01 15:3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