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05 08:45

  儿童尚未受到社会文化的浸染,作为自然的、纯粹的人,相似度更高,每个儿童身上都包含着所有儿童的特征和心理需求――正因此,我们才相信教育的力量。
  我们现在在养育上,做了太多反自然的事。这些事的不良后果有的能很快看到,容易终止;有的则十分隐蔽,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显现。
  谈谈说话:
  别让训练替代了自然发育

  初学说话的孩子一般都口齿不清楚,尤其发不了舌尖音,比如把“河流”说成“河牛”,这非常正常。家长不在意,孩子长大慢慢就好了。这犹如刚学走路总是跌跌撞撞的,无须对孩子进行任何训练,到孩子长大了自然就走稳当了。如果家长把这种正常现象看作是不正常,着急去训练孩子,很有可能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育。
  有位家长为了让刚刚一岁半的孩子口齿清楚,天天用小饭勺调整孩子的舌头,训练孩子发音,本来已经会说话的孩子突然不再开口说话。孩子的异常表现把她吓坏了,以为孩子突然得了“自闭症”,幸亏孩子奶奶凭感觉断定是小饭勺惹的祸,及时阻止了她的训练,不让她在说话上再和孩子纠缠,过了近一年,孩子才又慢慢恢复说话。
  我的女儿圆圆3岁时,一位孩子已上中学的同事听到她不会发舌尖音,比如把“六十六”说成“拗希拗”,显得很吃惊,郑重其事地建议我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口腔构造有问题。作为母亲我了解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喜欢圆圆那种发音的样子,感觉非常可爱,所以对同事的建议一笑了之。不记得圆圆什么时间不再把“六”说成“拗”,就像我不记得她哪天从一个胖嘟嘟的幼儿长成四肢修长的少女一样。
  当人们对童年越来越生疏时,儿童的正常表现就纷纷被看作“问题”,各种“训练”便应运而生了:感统训练、哭声免疫训练、排便训练、爬行训练、注意力训练、抓握训练……家长的整体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养育儿童却越来越不自然,越来越粗野无知。有多少人在对孩子以爱的名义进行控制,以反自然的手段,扰乱孩子的正常发育,甚至逼孩子退行。
  谈谈竞争:
  别辜负了大自然的精心安排

  一直以来,我们的习惯是崇尚竞争,而且很多人认为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实际上这违背了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
  童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年龄段,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小孩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正常过程,是一个由“小动物”向“人”进化的历程,即“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历史。初生婴儿和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一样无知,体力上比小牛犊更柔弱,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时间也比小牛要长得多。这正是大自然为每一种有巨大潜能的生命,留出的足够积蓄能量的时间。孩子的成长也需要较为漫长的岁月及严格的、不可逾越的顺序。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如果从小就急于让孩子去竞争,培养他所谓的竞争意识,其实是在分散孩子内部自我成长的积累,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我们应该遵循大自然的安排,让他在宽松的环境里完成自己内部的积累和成长。如果非要培养点儿什么的话,不如培养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谈谈规矩:
  也许爱的本能和信任更重要

  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时光,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纯美的原生态世界,具有谜一样的潜能和无数的发展可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并努力保护个人的幸福感,这要求家庭生活必须减少过多的约束。
  一个孩子,如果他最初接触的世界不能让他轻松自在,而是小心谨慎,就是被抛入一场能量消耗战中。天性要他扩展自我,探究世界,环境又处处约束和限制,这会令孩子疲于招架,不知所措,成长正能量被无端消耗,心理秩序被扰乱。
  有位学历不低的妈妈,对孩子一向“高标准,严要求”。比如2岁后尽量不抱孩子,不惯孩子的娇气;换下的内衣裤必须当天洗干净,绝不可以拖到第二天……这个孩子5岁的时候,智力出色,确实养成了很多“好习惯”,但也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偏执,几乎不接纳任何稍有变化或常识里没有的事。这位妈妈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都不低,也非常重视教育,但偏偏就是抑制了体内的原始本能。面对孩子时,感觉迟钝,既缺少母爱的直觉,又缺少文明进化后的体贴和修养,生搬硬套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把“立规矩”当作教育,使事情陷入本末倒置中。其实有的时候,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就是倾听自己内心爱的本能。
  教育还是一种用最天然的心去体会另一个天然的人的能量,要相信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的自发选择会是善的。对人性的不信任,常常是“立规矩”的根本,目的是把孩子“整服”。如果我们能够自然地信任孩子,给他更多的“精神溺爱”,那么他会成长得更强大,也能学会更多的人生智慧。
  自然是我们永恒的老师,她让我们变得单纯,缓解着我们的焦虑。在教育上更是如此,当你在任何一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刻,想想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也许就出来了。

儿童发展,反自然必须是有问题的相关文章
过敏性疾病的发展有其自然进程,即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先后出现特征性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并持续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症状可能占主导地位,而其他的减轻或完全消失,通常儿童特异性皮炎(湿疹)和食物过敏是首发症状,逐渐发展为变应性鼻炎,最终导致哮喘。?特异性皮炎(湿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常见的疾病,尤其在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湿疹是一种慢性反复感染性皮肤病,伴有皮肤瘙痒、苔藓化及瘢痕
发布于 2022-10-21 12:14
0评论
1、什么是“反颌”畸形。正常情况下,儿童上下牙齿咬合时,应该是上牙咬在下牙的前面,若相反的话,即下牙咬在上牙的前面,就是医学上的“前牙反颌”、“反颌”畸形,俗称“地包天”、“兜齿”等。反颌畸形可单纯表现为前牙(切牙、门牙)反颌,而后牙(磨牙)关系正常,面部外形无明显异常。严重者,除前牙反颌外,后牙咬合关系也错乱,而且伴有面中部发育不足,下颌前突等畸形。2、“反颌”畸形的原因。导致反颌的原因包括不
发布于 2022-12-29 01:05
0评论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当这一过程引起严重症状需要医学治疗或者有相关的并发症时,胃食管反流病(GORD)就会发生。在婴儿和儿童中,由于各种潜在症状和缺少一种简单,可靠,并广泛使用的诊断性检测,区分这种胃食管反流和GORD这两种情况是特别困难的。因而,这个问题真正的负担是难以量化,而且临床实践变化极大。受该疾病影响的儿童包括早产儿和足月儿,以及婴儿和儿童,那些已知的风险因素有
发布于 2022-10-03 20:50
0评论
第一逆反期的表现是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其中年龄主要是3~4岁,因个体发展的需要会有所提前或延后。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其他养育者。逆反期幼儿的心理需求在于,希望父母和亲近的他人接纳自己“我长大了”并“很能干”的“现实”。要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自以为别人能干的事情自己也能干,并大胆去做;自以为能干的或自己要做的事被成人代做,往往坚持退回原状
发布于 2022-10-05 07:40
0评论
学习问题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
发布于 2023-05-15 02:21
0评论
过敏性疾病的发展有其自然进程(atopicmarch),即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先后出现特征性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并持续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症状可能占主导地位,而其他的减轻或完全消失,通常儿童特异性皮炎(湿疹)和食物过敏是首发症状,逐渐发展为变应性鼻炎,最终导致哮喘。特异性皮炎(湿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常见的疾病,尤其在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湿疹是一种慢性反复感染性皮肤病,伴
发布于 2022-10-23 20:39
0评论
过敏性疾病的发展有其自然进程(atopicmarch),即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先后出现特征性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并持续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症状可能占主导地位,而其他的减轻或完全消失,通常儿童特异性皮炎(湿疹)和食物过敏是首发症状,逐渐发展为变应性鼻炎,最终导致哮喘。特异性皮炎(湿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常见的疾病,尤其在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湿疹是一种慢性反复感染性皮肤病,伴
发布于 2022-12-16 03:43
0评论
1~2个月 特点:能短时间地注视鲜艳的东西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1~2个月的乳儿视觉和听觉开始集中,能很短时间地注视色彩鲜艳的东西。从动作的发展看,此阶段的乳儿醒来后只是无目的地抚摸双手能碰及的任何东西。 可选玩具:大彩球、摇铃、布娃娃等这一时期应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的大彩球、摇铃、布娃娃等悬挂在乳儿的小车或小床上方,高度以离开乳儿前胸上方40~70厘米处为宜,较大的玩具可以挂得高一些。家长应逗引乳
发布于 2023-06-28 05:25
0评论
儿童绘本发展趋势就儿童绘本的发展趋势而言,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方面:贴近儿童心理、按照年龄段细分的儿童绘本将越来越多。儿童绘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图画即能阐述故事。好的儿童绘本,能活生生地再现孩童的生活和情感,刻画孩子纯真质朴的心灵,对孩子的心灵和成长、对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阅读能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谁能开发出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绘本图书,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现在出版社意识到这个问题,儿
发布于 2023-08-21 08:57
0评论
概述 很多小孩子的生长发育都需要一定的知道有的孩子顺其自然的发展会出现斜视的现象,由于长时间地看手机或者是看电脑,导致眼球出现了固定性的旋转,就会出现斜视的现象,出现了斜视,要到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斜视的方法比较多,并不一定非得选择手术的治疗方法,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缓解。 步骤/方法: 1、 儿童出现斜视的现象要及早的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症
发布于 2023-03-03 03:5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