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小儿都要按时进行预防注射或口服疫苗,如:百、白、破三联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等。
在门、急诊中常常见到一些家长,因小孩预防注射后发热而不知所措,一天几趟跑医院就诊。其实只要小孩发热是因预防注射后引起,家长可不必过多担忧。因为人体受到任何外来刺激都会反应,预防疫苗都是生物制品,由于减毒或灭活疫苗本身及其酸碱度的刺激等原因,小孩接种或口服疫苗后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
常见的局部反应是注射部位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而常见的全身反应就是发热,一般小儿肛温在38℃以下为弱反应,38℃-39℃为中等反应,39℃以上为强反应。发热同时可伴有轻重不等的头疼,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目前我国推行的预防接种,大多数小孩局部和全身反应都是较轻的。因此对预防注射后不超过38.5℃(肛温)的发热可不予以特别处理,注意小儿生活规律,适当休息,多喝开水,一般1-2天即可恢复正常。
预防注射后中度以上的发热常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
1、对疫苗反应特别敏感的小儿。
2、小儿原体质较弱或在预防注射前就患有感冒或其他疾患。
3、小儿已感叹该种传染病,处于潜伏期。
4、注射疫苗剂量过大。
对预防接种后发热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的小儿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