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28 12:06

  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我国30~85岁人群的房颤发病率为0.77%。正常人心跳在60-100次/分之间,节律是规整的;而房颤是心房异常病灶不正常的快速放电,引起心跳频率的异常,频率可达到35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心房丧失了正常的收缩功能,近似于蠕动。有些房颤的患者会有心慌、头晕眼花、气短、胸闷不适,而有些人没有感觉。
  房颤和卒中有什么关系?
  根据我国的资料,中国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61%,估计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房颤在平时不仅常见,而且危害较为严重,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脑中风的发生率。血栓形成和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危害所在。房颤时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是正常窦律人群的5-7倍。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不抗凝状态下的年卒中发生率为5.3%,至少35%的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脑卒中。房颤对人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一定要引起重视。
  我国国民死因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第一位死因,其中脑卒中约占一半。而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将患者的脑卒中危险提高了5倍。脑卒中发病中,大约有20%归因于房颤。值得警惕的是,目前临床常规诊断出来的房颤相关卒中,只占了脑卒中人群的6%,有一大半患者是没有被诊断出来的,成为潜在的脑卒中“储备军”。这些人一旦发病,死亡风险可以达到普通脑卒中患者的5倍。脑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卒中,故抗凝治疗是目前持续性房颤最重要的治疗之一。
  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华法林怎么样?
  临床上口服抗凝药应用最多的是华法林,其优点是生物利用度高,作用及维持时间可监测。华法林作为重要的口服抗凝药已经在临床使用接近60年,也是目前临床上唯一广泛使用的口服抗凝药。关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一级预防研究结果显示,华法林可使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降低68%,疗效显著。房颤相关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研究显示,华法林可使脑卒中的年发生率降低8%。
  但是,我国华法林使用率普遍偏低,住院病人中仅有9%的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这跟华法林本身的局限性与不足有一定的关系。华法林应用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与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代谢遗传的变异性,治疗窗口窄,需要频繁监测,调整剂量;此外华法林药效起效慢,开始服药时需与其他非口服药物同时应用;从而影响患者的长期服药依从性,临床华法林用量也往往不足。同时,抗凝治疗不可避免会带来出血风险,华法林抗凝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每年1. 3% ~ 7. 2%,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脑出血。所以使用华法林必须定期监测INR,将INR控制在2.0~3.0,若INR<2.0发生卒中风险增加,>3.0出血风险增加。
  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临床实践已证明,通过基因分型按照药理遗传学模型能非常准确有效地指导临床华法林应用,可大大减少INR的检查,降低由于剂量问题(过量或不足)带来的风险。
  新型抗凝药物在房颤药物治疗的地位如何?
  在临床上,抗凝治疗一直是房颤治疗的核心,但考虑到传统的抗凝药物华法林有很多局限性,近10年来业内相关专家一直致力于研发更安全有效、更经济方便的新型抗凝药物。现已有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杜沙班等四种新型口服抗凝药问世,将为房颤卒中的预防带来新的希望。
  与华法林相比,新型抗凝药物降低脑卒中风险的效果更显著,主要优点是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可固定剂量使用,并且起效快,出血并发症少,不需要频繁监测凝血指标,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少;缺点是主要作用于非瓣膜性房颤,不能作用于瓣膜性房颤,同时费用昂贵,过量时无适宜拮抗剂,缺少长期用药安全性数据等。另外,目前新型抗凝药物的临床数据均来自于欧美国家,缺少中国人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在用药过程中仍应注意观察出血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
  虽然新型抗凝药物现阶段还不能替代华法林成为预防房颤血栓栓塞的主角,但经大样本量的Ⅲ期临床试验证明,新型口服抗凝药较华法林能显著降低房颤相关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出血风险,有望成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新选择。

房颤心、脑血管疾病是怎样的?相关文章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激动是从窦房结开始的,窦房结发出节律规整的电激动(60-100次/分)并依次通过心房、房室结传至心室,使整个心脏规律协调的收缩与舒张,从而保证心脏的泵血功能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这种心律称为窦性心律。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的方向不一致,频率快而且不规整,这使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时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虽
发布于 2022-09-24 16:00
0评论
房颤的三大危害是:脑梗塞(中风)、心衰和生活质量下降,另外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容易产生心力衰竭;更危险的是,房颤可以大大增加血栓与脑梗塞的危险。由于心房丧失了充分有效的射血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进而形成血栓,可以在全身各个部位造成栓塞,比如脑(中风、偏瘫)、肢体(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肠(腹痛,便血)等。神经内科就
发布于 2022-11-24 04:21
0评论
近日,上海新华医院心内科李毅刚主任的团队成功实施一例经卵圆孔特大左心耳封堵术。患者李先生现年53岁,三年多前开始莫名出现心慌不适,有时还有些胸闷,诊断为房颤,休息以后会慢慢好转。当时他也没有重视,直到最近症状加重才来就诊。据李先生的主诊医师冯向飞副主任医师介绍,患者为慢性心房颤动,心脏明显扩大。李先生在术前准备时检查发现特大左心耳直径3.3cm,左心耳内血流瘀滞。同时,医生在进行心彩超检查时还发
发布于 2023-02-28 12:26
0评论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的方向不一致,频率快而且不规则,使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时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虽然由于房室结的保护作用可使这些激动不能全部到达心室,但是心室率(心率)仍然可以达到100~160次/分,这比正常窦性心率快,而且节律绝对不整齐。患者常有自觉心跳快且不规律,脉搏不整齐等表现。房颤时的心电图下图所示。根据患者
发布于 2022-10-21 17:04
0评论
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心房内的电产生和传递异常。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快而且不规整,高达300~600次/分,这使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机械收缩功能。心房率虽然高达300次/分以上,房室结的保护作用使这些电激动不能全部传导到心室,心室率(心率,即每分钟心跳数)仍然可达到100~160次/分,比正常窦性心律快得多,且节律也绝对不整齐。此时如果检测脉搏,会发现脉搏强弱不等,且慢于心率(脉搏短绌)。
发布于 2022-11-24 04:31
0评论
引起房颤的原因有哪些?心房纤维性颤抖,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内多重交错的波状折返型电活动,可使心房颤动节律达350次/分以上。房颤可在无明显心脏病时发生一称为孤立型房颤一尽管其常与某种潜在的心血管问题相关联。历史上,风湿性心脏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是导致房颤的主要因素,如今在不发达国家仍是如此。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22%并发房颤,而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也有不少出现房颤。心
发布于 2022-10-21 22:04
0评论
  房颤导管根治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怎样在已有的房颤根治性方法中,导管根治术是创伤最小并且效果也非常好的一种手术。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型医疗中心,导管根治术已经成为房颤患者治疗的首选手段之一,成功率可以达到80%~90%,但其中约30%的患者需要接受2次甚至多次导管根治术。在我国,由于费用问题多数患者只接受了单次治疗,故成功率在70%~90%.房颤导管根治术成功的标志是房颤完全消失,同时不需要服用任何
发布于 2023-01-08 02:06
0评论
本报讯对于伍先生来说,新华医院是个梦想成真的地方。2004年的春天,52岁的伍先生在我院心内科接受了“三管齐下”消融治疗房颤,从此房颤得到彻底根治。十二年来,房颤再也未曾发作,心跳完全恢复正常。更加神奇的是扩大的心脏也已经缩小,恢复正常。已经退休的伍先生开始了新的人生篇章,他充满喜悦之情,将自己切身的经历和众多房颤患者进行了分享,大家听后都深受鼓舞。能够恢复健康人生,曾经是个梦想。如今,这变成了
发布于 2023-02-28 12:01
0评论
正常情况下,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规律性地搏动。心脏中的某些细胞会发射电信号,刺激心脏收缩的泵血。心电图记录能够明显示这些电信号。医生可以通过查心电图了解电信号是否正常。发生房颤时,两个小的上腔室不能有力且有节奏的正常搏动。鱼油规律的正常搏动不同,心房会无规律的搏动且频率非常快,想一万凝胶一样的颤动。心脏能否正常泵血非常重要,因为人体所需的氧和氧料都依赖血液输送。出现房颤后,患者依然可以正常生活,
发布于 2023-02-07 11:27
0评论
房颤的诊断、判断心房颤动,也称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在一般人群的总患病率在0.4%,成人患病率在0.5%-0.95%之间,6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1%,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发作时,心电图上面可以看到规律整齐的窦性心律消失,代之以快速而紊乱的心房电活动(也就是心房颤动波),同时因为不同传导比例
发布于 2023-03-17 07:2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