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稻米酿出的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在江浙一带广受欢迎,但随之衍生的氨基甲酸乙酯致癌物质也令人们望而却步。201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氨基甲酸乙酯归为2A类致癌物,即可能导致人类癌症,和丙烯酰胺处于同一组。但致癌物其实并不可怕,当摄入量足够低的时候完全不必担心,例如当前消费者摄入的丙烯酰胺就不足以威胁健康。那么氨基甲酸乙酯的情况如何呢?
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受原料、生产工艺、发酵菌株、储存条件和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FAO/WHO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曾在2005年进行了氨基甲酸乙酯的评估,认为只要不喝酒精饮料则对健康的影响不大。戒酒当然是最直接的办法,但简单粗暴的方法往往无效。更合理的建议是控制饮酒量,同时将买来的黄酒要储存在阴凉避光的地方,也不要过于迷信“陈年佳酿”和土法自制,因为这都是影响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