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10 15:16

  胆管乳头状瘤是一种来源于胆管上皮的良性肿瘤,临床上罕见,但近年来似有增加趋势。多数病例有长期的慢性胆管炎症状,有的病史长达20年,胆管乳头状瘤所表现的黄 疸具有一定的特点。间歇性和自限性。
  1、概述
  胆管乳头状瘤病是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一种疾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是一组发生于肝胆管内的、乳头状良恶性肿瘤的总称,临床不少见。胆管乳头状瘤病临床罕见,但临床报道病例逐渐增加,男女比例约为2:1 ,平均发病年龄63岁。由于术前诊断困难、疾病的名称不统一等原因,有些临床报道将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综合加以分析。本病1959年Caroli首先加以详细描述,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有文献报道与胆道结石、炎症、先天胆总管囊肿、胰胆管合流异常等有关。胆管乳头状瘤病乳头为多发、广泛,可以弥漫性分布于整个胆道系统, 也可以局限于某一特定部位。由于阻塞相应胆管引起区域性胆管扩张,切除肝组织断面上为多发扩张胆管,一部分病人含有黏液样胆汁。病变边界清楚、没有周围浸润表现,不浸润管壁或周围肝组织。肿物为真性乳头状结构,位于扩张的胆管内,乳头纤细,有分支。被覆上皮细胞为高柱状,胞浆略嗜酸性,核呈卵圆型,位于细胞中央。肝组织切片,见肝组织内散在分布着扩张的胆管,大小不一,内含乳头状肿物。局部上皮细胞呈现不典型性,杆状核,核仁明显。病变胆管周围可能有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周围小灶性肝细胞内淤胆。局部肝组织可能有轻度肝硬化。对于胆管内乳头状瘤病恶变和胆管乳头状癌等恶性肿瘤的鉴别尚有待探讨。一般认为,胆管乳头状瘤病恶变的病人,应当有良性乳头的存在。胆管乳头状癌的病人可能大体形态上与胆管乳头状瘤病有类似之处,但组织学上乳头应均为恶性、有相同的病理学特征。
  2、临床表现
  胆管乳头状瘤病临床报道病例年龄6-83岁,发病率尚不清楚。肝内外胆管均受累者多见。胆管乳头状瘤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欠佳、厌油、嗳气等。随着病情的进展,由于胆道被肿瘤或其坏死、脱落的组织以及过多分泌的黏液部分或间歇性阻塞,可能出现急性胆管炎、黄疸及上腹部疼痛,可伴有发热。如若病变广泛,由于反复发生的胆管炎,晚期可出现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肝功能衰竭。合并胆道出血的病人可能出现明显腹痛、便血等,但临床少见。少数病人因黏液、肿瘤坏死脱落组织、血凝块等阻塞十二指肠乳头诱发胰腺炎。胆管乳头状瘤病恶变的病人,可能出现局部及远处的转移、甚至出现恶液质。
  3、诊断
  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胆管乳头状瘤病术前诊断困难。多因查体或因消化道症状就诊时发现胆道异常扩张而进一步检查。血液检查无特异性, 多为胆道梗阻、出血所致变化,如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升高等,偶有淀粉酶升高。可有肿瘤标志物CEA、CA199的升高。常规B超、CT、MRI检查多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 胆管内肿瘤不易发现。可显示边界清楚的实质性肿块向肝内外扩张的胆管内延伸, 增强扫描肿块可有不规则的强化,可看到完整的胆管壁, 借此可以与胆管癌区别。一般多误诊为胆石症, 胆管癌等。MRCP可以发现病变呈弥漫性生长方式、充满病变胆管系统, 管壁尚可见, 有作者称之为树枝状生长, 并认为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ERCP可见十二指肠乳头口流出胶冻状黏液或胆管内抽出胶冻状黏液, 造影后扩张的胆管内充满不规则、絮状漂浮状充盈缺损,但受结石、炎症、血凝块、气泡等影响。如检查中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有胶冻状黏液流出,应考虑本病可能。术中胆道镜可以直接观察胆道内部情况, 有助于本病诊断。术中的快速病理检查有一定价值,但有时也很难确诊。
  4、治疗
  胆管乳头状瘤病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本病呈多发性、广泛性、易恶变、复发率高,治疗较为困难。对于局限性病人,将病变部位的胆管及肝组织一并切除能够达到根治目的。如若病变范围广,无法行根治切除,可以考虑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在胆道镜下行肿瘤电凝灼烧、激光肿瘤切除、氩等离子束凝固术等治疗有效。对于广泛、多发累及肝左右两叶、病变很难完全切除的病人,肝移植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对于病人一般情况差或拒绝手术的病人可以行ERCP及鼻胆管引流,胆管内置支架可以尝试。对于合并感染的病人,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胆管乳头状瘤病恶变的病人,如能手术尽量行根治或姑息手术。对于放疗、化疗等缺乏有效的评估。
  5、预后
  胆管乳头状瘤病应一般考虑为良性疾病,但其复发率及恶变率较高,英文文献显示其恶变率为41%,因此,有学者认为本病为癌前病变。病人的预后取决于能否行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手术比姑息性手术病人的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有报道表明根治性切除病人五年生存率为81%,姑息性手术的病人平均生存期37个月。同时,非黏液分泌型优于粘液分泌型的治疗效果。

肝内胆管乳头状瘤你了解吗?相关文章
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胆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胆管系统(包括肝内胆管)内的结石,结石的性质大多为含有多量胆红素钙的色素性混合结石,胆囊内一定存在结石。在我国,胆管结石多数属于这一类。继发性胆管结石是指胆囊内结石通过扩大的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形成的结石,结石的形状和性质多与胆囊内的结石相同,多数呈多面形的胆固醇混合结石。继发于胆道感染的结石的外层带有胆红素钙沉着。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
发布于 2023-01-29 09:02
0评论
胆管癌是值得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加以注意的,胆管所引起的恶化会导致恶性肿瘤的。一般来说说胆管癌都是由于局部的组织转移性增生所引起的,直接由胆管引起的非常少。然而胆管癌的种类有那些呢?专家会给我们一一的介绍。希望大家认真的了解一下。 胆管癌的病理特征根据不同的分类也是有所不同。 乳头状癌:大体形态呈乳头状的灰白色或粉红色易碎组织,常为管内多发病灶,向表面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结构,排列整齐,癌细胞
发布于 2024-06-12 15:20
0评论
食管乳头状瘤的内镜表现与临床及病理关系目的:探讨食管乳头状瘤的内镜下表现、临床及病理关系。方法:对7320例行内镜下检查的患者,其中内镜下诊断食管乳头状瘤患者25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25例;从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病理组织学、治疗等方面对食管乳头状瘤进行分析。结果:7320例患者食管乳头状瘤的检出率为0.34%,高峰年龄41~50岁,男女比例为1:2.57,发病部位多位于食管中段;15例胃内存在
发布于 2022-11-29 19:21
0评论
(1)B超检查为无创性检查,方便易行,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一般在结石远端的胆管有扩张才能作出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因肝内管道系统的钙化也具有结石样的影像表现。 (2)CTMRCP检查因肝内胆管结石主要是含胆红素钙的色素性结石,钙的含量较高,故在CT照片能清楚地显示出来。CT还能显示出肝门的位置、胆管扩张及肝脏肥大、萎缩的变化,系统地观察各个层面,可以了解结石在肝内胆管分布的情况。胆管系统
发布于 2024-01-21 07:46
0评论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严重吗这个问题你需要引起重视,关于你请问的肝内胆管结石严重吗这个问题我来为你解答如下:肝内胆管结石挺严重的,要抓紧时间来治疗才行。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一般为胆红素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不仅是常见病,更重要的是由此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
发布于 2024-06-24 15:40
0评论
女性乳腺有15到20个乳腺导管,开口于乳头。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指发生在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根据WHO乳腺肿瘤分类,将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分为中央型和外周型,中央型乳头状瘤多发生在乳管壶腹以下大约1.5公分的1到2级乳管内。又称为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位于乳腺中央区乳晕下方,一般认为其不增加乳腺癌风险。外周型乳头状瘤是指终末导管--系统发生的多发性乳头状瘤,曾使
发布于 2023-01-31 12:32
0评论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右肝区胀疼后背肩部很沉,B超报告“肝内胆管结石”想知道需要治疗吗如何治疗肝胆医院肝胆外科:你好!首先单靠B超还不能明确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尤其是B超并没有明确报告扩张的胆管。倒是肝内钙化灶的B超表现也是强回声团,后有声影。根据你的介绍,强回声团仅2mm,建议你查一个增强CT,看看是肝内钙化灶还是肝内胆管结石。如果是前者,不需要任何治疗,而且你的症
发布于 2023-03-11 07:16
0评论
1、B超诊断。B超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一般估计诊断准确率为50%-70%。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图象变化较多,一般要求在结石远端的胆管有扩张才能作出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因肝内管道系统的钙化也具有结石样的影像表现。 2、CT诊断。因肝内胆管结石主要是含胆红素钙的色素性结石,钙的含量较高,故在CT照片能清楚地显示出来,CT的诊断符合率为50%-60%。CT还能显示出肝门的位置、胆管扩张及肝脏肥
发布于 2024-08-11 17:37
0评论
1、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PSC在表现上可与胆管癌混淆。然而,最受关注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PSC患者是否新伴发胆管癌。管周浸润型(PI型)胆管癌可能产生跳跃性病变,与PSC中表现的多处狭窄非常相似。对于PI型胆管癌,病变通常局限于胆道系统的某一部分,但对于PSC患者,病变通常弥漫分布于整个胆道系统。PSC患者新发胆管癌可在其临床状况的变化中有所预示,如出现黄疸或CA19-9浓度增高超过100
发布于 2023-03-11 09:21
0评论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invertedpapilloma,NIP)是鼻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特征为上皮组织高度增生,上皮团块向上皮下间质内呈管状或指状深入,从而形成特征性的外观形态。外观一般为乳头状或蕈状如图1所示,有时肿瘤局部呈息肉样改变,故常被误诊为鼻息肉。症状:可表现为鼻堵,脓涕,可有涕中带血。多为单侧发病。起病特点:首次发病的个体往往肿瘤起源于局部,并以此为生发中心,该生发
发布于 2022-10-21 11:4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