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性癫痫(reflex seizures)是由特定的刺激诱发的特殊类型癫痫。传统意义上分为两种:一种由视觉刺激、思想、行为和言语任务诱发的“全身性”反射性癫痫;另一种由惊吓、进食、音乐、热水、局部感觉刺激和性兴奋等诱发的“局灶性”反射性癫痫。意大利梅西纳大学临床和实验医学系Domenico Italiano等回顾性研究有关反射性癫痫的文献,综述不同类型反射性癫痫的发作特点及治疗。
1、 视觉刺激反射性癫痫
视觉刺激诱发的反射性癫痫,以光敏性癫痫最常见,约占所有癫痫2%,发生于10%的7-19岁癫痫患者;多见于女性,有常染色显性遗传倾向,但未发现与光阵发性反应(photoparoxysmal response,PPR)相关的主要基因;其与先天性全身性癫痫(IGE,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关系密切,其中40%-90%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uvenilemyoclonic Epilepsy,JME)患者有光敏性发作。某些癫痫综合征也有较高的光敏性因素,如Dravet综合征、Unverricht―Lundborg病和Lafora病等。光敏性癫痫主要由树林光斑、舞厅变换灯光和电视等闪光诱发,可伴有轻微眼睑肌阵挛,意识保留或丧失,手、全身对称或者不对称地抽搐,持续的光刺激可引起强直-阵挛发作。有效预防措施是避免突然移开光线,看电视距离2米以上,配戴Z1蓝色眼镜,选择LCD屏和等离子电视等。药物首选丙戊酸钠,大部分患者服药后无发作。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和布瓦西坦对减少PPR发作,具有一定的作用。而25%-30%光敏性癫痫患者在30年内光敏性反应降低,直至终止发作。
不同亚型光敏性癫痫:
(1)图形敏感性癫痫,由环境中的条纹状物体诱发。这类患者几乎都存在由间断光刺激诱发的PPR,最常见的诱发图形为条状物,放电起源定位于枕叶,治疗方法同上。
(2)眼睑闭合敏感性癫痫,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光敏性癫痫,多与眼睑肌阵挛发作有关。眼睑闭合2―4s内EEG出现变化,多见于JME、儿童失神、青少年失神癫痫、眼睑肌阵挛失神癫痫和Jeavons综合征。一线用药为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
(3)注视-消失性癫痫主要是视觉注意由某点离开而诱发,多与枕叶的过度敏感性有关,首选丙戊酸钠、氯硝安定。
2、 非言语的认知刺激性癫痫(思考性癫痫)
思考性癫痫多见于计算或棋类活动时,青少年时期起病者多。发作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96%)、肌阵挛发作(76%)、失神发作(60%)。76%的患者可同时出现少许的三种类型发作。EEG显示,约68%患者表现为全身性发作,局灶性放电多位于右侧额顶区。与肢体运动相关的思索在思考性癫痫中有重要意义,即躯体运动倾向性思索,较无运动倾向的单纯思索更易使致发作。有证据表明,执行复杂的空间任务有更高的致痫性,如复杂的乘除比加减运算更易诱发发作。精确计算与优势半球的言语功能区额下回和角回相关,而模糊计算和复杂计算与双侧顶叶视觉空间网络相关。单侧额颞通路和双侧顶叶的激活极有可能是诱发癫痫发作的必要条件。与光敏性癫痫不同,避免诱发刺激因素的效果欠佳,药物首选丙戊酸钠和对JME有效的药物。
3、 阅读性癫痫
阅读性癫痫(Primary Reading Epilepsy,PRE)是一种罕见的反射性癫痫,表现为颌肌阵挛,继续阅读可促使症状更加剧烈,肌阵挛扩散可到躯干或者肢体肌肉,导致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80%患者在发作间隙期的脑电图正常。大声阅读较默读更易诱发发作,执行与言语相关的越是困难的任务越容易诱发发作。EEG和fMRI研究显示,阅读性癫痫发作时左侧运动区、运动前区、侧纹状体和颞叶内侧皮质激活。发作期棘波主要位于前额区背外侧皮质。调整阅读习惯和药物治疗均有效,主要药物是氯硝西泮或丙戊酸钠。
口周反射性肌阵挛发作(perioral reflex myoclonias,PORM)主要表现为口周肌阵挛发作,多以一侧为主的非对称性发作。可见于多种癫痫综合征,尤其是JME。有研究认为,PORM为局灶性癫痫,是相应感觉运动区部分皮质激活导致肌阵挛发作,药物治疗同JME。
4、 惊吓性癫痫
惊吓性癫痫(Startle epilepsy,SE)多在童年和青春期早期发病,患儿感觉运动区和运动区有较大的病灶。原因包括低氧产伤导致的大脑皮质发育不良、大脑半球脑炎症、代谢性疾病和21三体综合征。也有无病灶的SE报道。主要是由听觉等感觉刺激诱发。惊吓反应短暂(小于30s),以轴性强直和半强直姿势等为主伴有跌倒,并发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常有适应现象,即几分钟的重复刺激后会导致对刺激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发作期的EEG呈现顶部异常放电,随后出现弥漫的10Hz左右的低幅快节律。颅内电极提示,异常放电由运动区或者运动前区起源传递到同侧的额叶内侧及顶叶。EEG-MEG研究表明,扣带回和辅助运动区与SE相关。虽然SE机制尚不清楚,但是一般认为SE起源于运动区、运动前区皮质,包括辅助运动区。SE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氯硝西泮、拉莫三嗪和左乙拉西坦可能有一定效果,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获益。
5、音乐性癫痫
音乐性癫痫(Musicogenic seizures)十分罕见,发病率1/10万。仅有13%的音乐性癫痫患者为诱发性发作,其余表现为诱发性和非诱发性发作两种形式。多数在非诱发性发作1年后出现的音乐诱发性发作,诱发性发作的音乐对每个患者很独特而刻板,需要数秒至数分钟诱发时间。也有报道患者睡眠中听到音乐或者回想音乐而诱发。起源于颞叶者多见,表现为单一或者复杂的局灶性发作,很少继发成全身性发作。EEG可提示颞叶起源,常见于右侧。音乐性癫痫发作机制尚不清楚,初级听觉皮质对单一的音调敏感,而其周围皮质对复杂的音乐刺激敏感。PET研究证实,右侧大脑半球在音乐信息传导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参与范围不局限于传统的听觉皮质。EEG和fMRI研究发现,激昂的音乐多引起癫痫发作前的右侧额颞枕皮质的激活,平和的音乐仅引起右侧听觉区域的激活,而不引起发作。EEG和fMRI还发现除致痫灶外,伏隔核、眶额区、扣带回皮质、部分右侧岛叶和枕叶区域在发作时血流灌注增加。音乐性癫痫患者应该避免音乐刺激,药物控制及手术都是有效治疗方法。
6、 进食性癫痫
进食性癫痫(eating epilepsy)约占癫痫患者的1/1000-1/2000,类型繁多,但是每个患者的发作诱因都非常刻板。几乎都是症状性癫痫,经常有非诱发性发作。常在吃饭后不久发作,一般不会在一顿饭中重复发作,单一或复杂的局灶性性发作多见。发作常起源于颞-边缘系统或颞外外侧裂周围皮质,可继发为全身性发作。进食可在局灶性癫痫患者中诱发出周期性抽搐,与额盖激活引起脑干或者皮质运动通路的激活有关。家族性进食性癫痫患者中,进食大量肉类和碳水化合物可能是诱发因素。改变食物的性状可能对进食性癫痫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比如用吸管代替杯子进食液体,把食物切成小片等。饭前服药氯巴占能有效控制进食性癫痫的发作,药物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7、 固有感受刺激诱发性癫痫
固有感受刺激诱发性癫痫非常罕见,多见于非酮症高血糖性癫痫,是一种短暂反应性现象。曾认为是运动姿势诱发的反射性癫痫,后实验证实固有感受器的传入纤维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表现为局灶性发作,多与对侧的感觉运动区有关,临床上需要迅速判断此类患者是否存在非酮症高血糖,并早期抗癫痫及降血糖治疗。
8、 躯体感觉性癫痫
躯体感觉性癫痫可由皮肤摩擦、触摸、拍打、刷牙或者刺激外耳道而诱发。刺激诱发的位点特异性高,多位于头、背部,表现为局灶性发作,常有感觉先兆,也有感觉性Jackson样发作。若伴有肢体的僵直等运动性发作表现,提示辅助运动区受累。发作过程中意识常存在,可继发为全身性发作。也有突发的疼痛及自主神经紊乱的报道。触觉性癫痫(Touch―induced seizures),多为儿童发育延迟由不自主的自我皮肤刺激诱发。常有中央后回的病灶或皮质发育畸形,治疗原则同局灶性癫痫。
9、 热浴性癫痫
热浴性癫痫(Hot water epilepsy,HWE)是指浸泡或接触热水后诱发的癫痫,多见于印度南部一种将热水浇头的宗教仪式中。表现为复杂局灶性发作,认为是一种温度和对环境依赖的良性癫痫。谱系分析此类癫痫与10号、4号染色体两个位点有关。动物实验提示,高温有类似电刺激的皮质“点燃”作用。基因突变、体温调节系统异常和对温度升高的敏感,可能是HWE的发病原因。治疗上主要是降低水温,洗澡前服用氯巴占。不推荐持续服药,但对非诱发性发作的患者除外。
10、 性兴奋癫痫
性兴奋癫痫(orgasm epilepsy)非常罕见,可在性高潮后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后发作。绝大部分都是女性患者,致痫灶多位于右侧大脑。癫痫放电起源于中央后回上部、顶叶矢状窦旁皮质、额叶及颞叶内侧基底部。由于患者绝大部分是女性,可能与性激素水平相关。多数学者认为性兴奋癫痫与颞叶边缘系统有关,因为有的患者是性高潮后数小时后才出现发作,故认为过度通气并不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治疗手段同局灶性癫痫。
全身性反射性癫痫是局灶性癫痫通过皮质网状通路和皮质-皮质通路而激发的全身发作,如IGE患者中存在兴奋性高的局灶区域或者多个兴奋性高的局灶区域,这些区域兴奋后快速传播引起全身性发作。对全身性反射性癫痫推荐使用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和左乙拉西坦等,局灶性反射性癫痫推荐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等。对反射性癫痫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利用其预测作用,在监测患者发作的过程中施行刺激诱发调节,进行神经电生理学与功能影像学相结合的研究,有助于探索脑不同功能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