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18 11:11

  胰腺癌概况
  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手术、放疗、化疗。胰腺癌治疗也主要采取这些方法。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目前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发现已是晚期。一般,符合手术条件、有手术指征的病人,应该首选手术治疗。这是患者获得最好效果的方法。但手术仅限于比较早期的患者。有些病人本身病情不符合手术切除,因出现了黄疸梗阻、胃肠道梗阻等急性并发症,也可以通过手术来解决。姑息性手术主要用于晚期解除胆道和肠道的梗阻,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中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多少?
  上世纪60年代,胰腺癌的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到二。进入21世纪,胰腺癌的发病率成倍上升。尤其是上海地区,生活水平高、生活方式西化、压力大,都导致该病高发。如今,上海市男性胰腺癌发病率为十万分之十七,女性也接近十万分之十五。胰腺癌来势汹汹,必须引起重视。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上海市胰腺癌新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据第6位和第4位。
  常听到患者说,自己腰酸背痛数月,中医推拿、针灸试了个遍,半年以后,早期胰腺癌拖成了晚期;一个腹部不适的患者,胃镜肠镜都做过,就是忘了查胰腺;更有甚者,不少病人是从肝炎病房转过来的,误把胰腺癌导致的眼睛发黄当成了肝病症状。
  除了早期发现,胰腺癌诊疗还存在哪些不足?
  肿瘤学治疗已经进入规范化、个体化的时代。但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远远不够规范、精准。其中有两个问题。
  1、患者的病理获取率低。病理诊断是肿瘤学诊断的金标准,分子病理是治疗的“指南针”。
  2、综合治疗严重不足。手术是治愈胰腺癌的根本方法,术后多数患者需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大多数人术后只肯吃中药,有的人坚决不手术只做化疗。
  什么原因导致病例获取率低?
  胰腺癌获取病理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超声内镜穿刺。其技术难点在于:要穿得准,找到肿块;要穿得稳,不刺破胰腺;要穿得够,取出足够量做病理分析。二是术中取病理。胰腺容易漏,稍有差池,胰液漏出,就会导致发热、化脓等并发症。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实施难度。
  恶性程度高,分化形态差,症状难辨清,病理难获取,手术风险高,综合治疗弱――这些都是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的原因。
  诊断明确,胰腺癌应如何治疗?
  目前初诊胰腺癌患者中,约15%属早期发现,并行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的患者五年生存率达20%。若淋巴结为阴性,5年生存率甚至可达到40%左右。而不能手术者,几乎不可能长期生存。因此一旦确诊,首先要看能不能手术,然后要做综合治疗。
  胰腺癌为什么手术难度大?
  1、胰腺是腹腔中最隐秘、累及血管和器官最多的脏器,解剖结构最复杂,手术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大出血,导致严重后果。

  2、胰腺癌手术需要切除多脏器,包括带肿瘤的胰腺、十二指肠和一部分空肠等,同时要重建多脏器间的连接,如胆道、胰腺和消化道之间的通道。

  3、手术涉及很多重要的大血管,包括门静脉、肝动脉、下腔静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动脉等,同时要避免伤及血管。如损伤这些血管,则可能发生大出血,同时引起相关脏器的缺血或淤血,有些甚至是致命的。

  4、胰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普外科手术,术后处理也是难点。
  哪些患者适合手术治疗?
  1、从局部病灶看,肿块不能太大,病程不能特别晚,多是临床分期为Ⅱ期以下的胰腺癌。

  2、癌肿局限于胰腺内,没有远处播散和转移,也没有侵犯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等重要血管。

  3、看年龄,全身状况良好。年纪太大的患者全身并发症多。如本身心肺功能不佳,或有严重肺气肿,无法安全地进行手术麻醉。或伴有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差,会显著增加手术风险,都要格外谨慎。

  4、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如没有严重糖尿病、心脏病,或血糖、心脏病得到有效控制,且没有低蛋白血症或顽固性腹水。

  5、术前应行生物学特性的预判。有些病人肿块很小,手术切得非常干净,但其细胞生物学性质恶劣,术后细胞会四处逃散,造成远处转移,患者并不能获益。有些病人的肿块大,黏连血管,但这是一个惰性肿瘤,手术后患者依然可以长期生存。
  切除后的“重建”是什么意思?
  所谓“完美重建”,即将胰腺和其他组织“无缝”对接,尽量减少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胰腺被包裹在十二指肠、空肠、脾脏、肝脏之间,前面还被胃和横结肠覆盖。这不但使得胰腺的临床症状变得隐匿,更增加了手术切除的难度,必须同时切除连同肿瘤在内的一部分胃和空肠,全部的十二指肠,胆囊以及部分胆总管。切除之后,需要彻底重建消化道众多器官的连接,包括胰腺和肠的,胆管和肠的,胃和肠的。
  其中,最关键的重建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胰瘘。这是胰腺外科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并发症。近几十年来,全世界的外科医生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但胰瘘发生率仍在15%左右。
  胰腺癌术后主要有哪些并发症?
  从近期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胰瘘,即小胰腺管内有胰液渗漏出来。胰瘘会在患者腹腔内积聚,造成感染。尤其是伴有胰腺炎、糖尿病、高血压或身体状况不佳者,更易因胰瘘感染。 第二个常见的近期并发症是出血,包括腹腔出血、胰肠吻合处出血以及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出血主要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结扎线脱落、电凝痂脱落等,术前严重黄疸及凝血机制障碍也是出血的原因之一。腹腔出血可能是致命的,应高度重视。消化道出血多发生在术后3天以上,可能和应激性溃疡有关。
  从远期并发症看,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胃瘫。这可能和手术切除部分迷走神经及后腹膜神经丛、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严重腹泻者一天可达20多次。
  有没有方法避免上述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和手术有关,难以避免。以胰瘘为例。胰腺组织内有一根主胰管,旁边还有许多细小的毛细胰管。手术能保证主胰管跟肠子吻合,管道内没有东西。但在缝合时,针穿过胰腺组织,就可能刺过某一根细小分支胰管,随后还要拉紧,少量胰液就可能流出来。像这种小胰瘘的发生率在20%―30%,甚至更高。
  术后并发症应如何处理?
  胰瘘的处理主要是充分引流,营养支持。我们还会根据病情,给患者分级。A级是最小的胰瘘,几天即可自行恢复,没有后遗症。有些患者出院两个月,还有胰瘘。此时就要观察、预防感染。预防腹腔出血,主要是加强术前凝血功能的纠正,术中要严密止血,关腹前仔细检查。出血量少时,可先止血,再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血,并密切观察病情发展。若出血量大,应尽快手术止血。防治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术前纠正患者的营养状况,尽量减轻手术和麻醉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可采取药物止血、胃肠减压,经胃镜或血管造影栓塞止血,严重者可手术治疗。
  胰腺癌术后,哪些患者容易复发?
  1、术后的早期转移、复发,大多出现在术后3个月,不超过半年。这类转移、复发可能和没有切除干净、也和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不是大夫不努力,实在是敌人太狡猾。这再次回到了我们前文提到过的一个问题:术前一定要对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提前“教育”癌细胞,使其降期。
  2、术后1―2年左右发生。这可能是因为患者没有接受系统、合理的综合治疗。同时,胰腺癌的化疗有效率在30%―40%,即有一半患者难逃复发厄运。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研发更多、更有效的化疗药物,并将药物多重组合、进行临床试验。
  胰腺癌术后的最长生存期是多久?
  总体来说,胰腺癌的总体生存时间在半年―1年,术后5年生存率在5%-20%。我院术后生存期最长的一例,活了近7年。
  术后生存时间的长短,和病情发现早晚有关吗?
  胰腺癌一旦发病,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术后存活时间主要取决于疾病的分期,肿瘤的类型和性质,患者全身情况,肿瘤所在的外环境,以及一些尚未明确的因素。比如疾病发现时就晚了,往往失去手术机会。
  胰腺癌术后要注意什么?
  1、要听医生的话。包括住院期间的配合治疗,术后的积极随访。术后1个月要做基线检查,2年内每3个月、2年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检肿瘤标记物、腹部CT/B超、胸片。5年后每年复查1次。化疗期间最好每年做一次PET-CT,以便尽早发现转移、复发。
  2、清淡饮食。做过胰腺手术并顺利出院者,其生活质量不亚于胃癌、肠癌的患者。因为胰腺手术的风险在于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一旦出院,就没什么大问题了。生活上不用太刻意地处处小心。只是在饮食方面,应少油、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除了手术外,什么因素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
  从单纯的胰腺癌切除来看,外科医生的技术差别不大。真正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在于选取合理的手术范围,和实施“完美”重建。
  手术范围的选定,基于掌握胰腺癌淋巴转移的特性和途径,进行合理清扫。胰腺是个细长条的器官,分胰头、胰颈、胰体、胰尾。研究发现,肿瘤生长的位置和淋巴转移方向有关。一般,8、12、13、14、16等淋巴结组的转移频率很高,是必须要清扫的。

什么是胰腺肿瘤相关文章
胰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主要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来控制血糖,分泌胆囊收缩素、胃泌素等调节消化;又是重要的外分泌器官,主要分泌含胰酶的胰液来消化食物,所以胰腺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而胰腺位于腹腔的最深面,所以胰腺一旦长了肿瘤,往往症状不明显,早期不易被发现。及至出现腰背痛、消瘦等症状时,大部分病人已属于晚期。以至于手术切除率很低,甚至曾经小于20%。即便切除之后,也比较容易复发转移
发布于 2023-03-13 01:56
0评论
25岁的东北姑娘小宇(化名),一个善良内向的女孩,刚刚结束学校实习,准备开始工作。男朋友小冬(化名)跟小宇恋爱多年,正打算近期结婚。可是拿到入职体检报告的那一刻,小宇的心情是崩溃的,腹部CT提示她胰腺上有个肿瘤。小宇非常疑惑,平时自己身体非常健康,连感冒发烧等很少,为啥平白无故地胰腺上会长个肿瘤呢?会不会是癌症呢?会不会危及生命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肝胆外科虞先F带着疑问和不安,小冬陪小宇
发布于 2023-02-02 06:52
0评论
一年前,方先生因胆结石做了胆囊切除手术,不久前到我院复查时,意外发现了胰腺肿瘤,进一步检查后被诊断为胰腺导管内假性黏液性囊腺瘤。我告诉方先生,这一类型的肿瘤容易癌变,应尽早手术切除。于是,方先生马上办了入院手续,等待手术。在给方先生制定好了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胰腺瘤的方案后,方先生接受了手术。术后第三天,方先生即下地行走,出院不久就再次踏上了工作岗位,正常工作和生活。1、胰腺相关科普在我们身体上腹部
发布于 2023-03-18 09:11
0评论
EUS的结果可能同时反映肿瘤生长方式及恶性潜能,曾有研究表明,较大体积、病灶异质性及囊性变可能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恶变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也适用于MEN1患者。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MEN1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至今尚无相关标志物来预测其恶变。肿瘤的体积大小与转移可能成正比,也因此将其作为是否手术的重要考虑因素。指南推荐对≥1cm的病灶进行切除,但无确切证据表明最佳手术时机。 EUS能发现大部分病灶
发布于 2023-11-01 21:46
0评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pNENs),原称为胰岛细胞瘤,约占原发性胰腺肿瘤的3%。依据激素的分泌状态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pNENs和无功能性pNENs。多为散发,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发病高峰为40~69岁。pNENs临床表现多样,诊疗措施较复杂且周期较长,建议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进行,并贯穿患者诊治的全部过程。根据患者的基础健
发布于 2023-11-01 21:20
0评论
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与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以胰腺灌注CT及血管三维重建为代表的无创性定位诊断已基本完全取代了以往繁杂的有创方法,从而使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率逐年增高。胰腺内分泌肿瘤的生存期优于其他类型胰腺肿瘤,即使是伴有肝转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中位生存期也可达48个月,5年生存率近40%。总之,早期诊断率的提高,积极的根治性切除肿瘤,广泛开展的药物治疗临床试验等综合治疗措施已使胰腺内
发布于 2023-11-01 21:33
0评论
胰腺癌在业界被称为21世纪一个顽固的堡垒,是目前公认的癌中之王。由于解剖位置特殊,仅有20%左右的患者有手术切除机会。对于有幸获得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来说,准备就诊前需要最好如下准备:1、影像学资料:优先推荐腹部增强CT扫描,尤其是薄层的胰腺专用CT,可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2、肿瘤指标:如CA19-9、CA125、CEA等;3、近期服用的药物:不少药物对手术有一定影响,如口服含利血平降压
发布于 2023-02-02 19:07
0评论
胰腺疾病由于胰腺本身解剖结构的特殊性,生理功能的复杂性,使得胰腺肿瘤的研究较其他腹部肿瘤研究缓慢。而胰腺肿瘤的微创治疗,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所开展,当时腹腔镜就已经运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随着腹腔镜器械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其在外科领域中的运用日渐广泛,但也正是腹腔镜器械的局限性,只能固定一定角度,因而在腹腔镜下行缝合等操作有一定困难。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彭承宏随着近年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
发布于 2023-02-08 18:47
0评论
随着腹腔镜设备和技术的提高,胰腺肿瘤的腹腔镜治疗已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我院于3年前即成功开展该手术,目前已有10余例患者受益。腹腔镜技术较之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胰腺肿瘤有较好的手术视野,术中出血少,创伤极小,保脾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009年11月2日,我院普外科在韦军民主任指导、陈剑主任医师与贺修文主任医师配合下成功给一例胰尾部肿物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手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
发布于 2022-11-25 02:11
0评论
有的,但是ca199的值很高,癌的可能性大。早期胰腺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若手术切除完全,患者有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但胰腺癌手术会造成患者机体组织的损伤和气血损耗,使患者体质虚弱,容易导致癌症的复发、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因此,胰腺癌手术治疗后应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服用具有抗肿瘤功效的人参皂苷Rh2(护命素)等药物,降低术后复发的几率。中晚期胰腺癌多数已发生多处转移,手术的几率不大,即便能进行
发布于 2023-11-07 11:2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