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治疗目的为减轻疼痛,延缓病情进展。常用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药物、生物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抗炎药:应用较为广泛的包括塞来昔布、尼美舒利分散片、双氯芬酸、美洛昔康等。上海岳阳医院风湿免疫科薛鸾
慢作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羟基氯喹、硫唑嘌呤等。它们可抑制炎症,并能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用量。这些药物的主要副作用为肝脏损害,肺炎和骨髓抑制,并且很可能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也增加。应让患者充分了解这些潜在的副作用,并劝告他们要在专家指导下用药。
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炎症有显著疗效,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多,停药后极易复发
生物制剂:与常规的药物治疗相比较,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能观察到生物制剂的疗效,几乎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此类药物常见的副反应为感染,包括细菌、结核、病毒等,远期应用能否引起患肿瘤的机率增加,目前还缺少长期随访资料。该类药物价格昂贵。
一般治疗:
1、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总的说来糖皮质激素对本症效果不显著,通常对炎性肌病、间质性肺部疾患的炎症期有一定疗效;在早期水肿期,对关节痛、肌痛亦有疗效。剂量为泼尼松30-40mg/日,连用数周,渐减至维持量10-15mg/日。对晚期特别有氮质血症患者,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肾血管闭塞性改变,故禁用。免疫抑制剂疗效不肯定。常用的有环孢霉素A、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有报道对皮肤关节和肾脏病变有一定疗效,与糖皮质激素合并应用,常可提高疗效和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2、青霉胺:在原胶原转变成胶原的过程中,需要单胺氧化酶参与聚合和交叉联结。青霉胺能将MAO中的铜离子络合,从而抑制新胶原成熟,并能激活胶原酶,使已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厌食、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味觉异常、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蛋白尿和血尿等。
痛风
常用药物包括:
1、非甾体抗炎药:急性发作期使用,可减轻疼痛,常用的包括秋水仙碱、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但秋水仙碱副作用较大,现在应用较少。
2、糖皮质激素: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难以控制,可使用,可迅速改善疼痛症状,不主张长期使用。
3、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主要为别嘌呤醇。急性发作期禁用。该药副反应较大,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剥脱性皮炎。
4、痛风利仙/立加利仙: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尿酸浓度。急性期禁用。
5、碳酸氢钠片:可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的排泄。
痛风患者当严格控制饮食,较少嘌呤的摄入,饮食方面,具体可参见网站康复保健部分的内容。
骨质疏松
1、阿伦膦酸盐: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2、降钙素:借着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对于停经五年以上的骨质疏松症妇女有效。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脸潮红、起疹子、恶心与头昏。不过,只要停止药物治疗,骨质流失速度会开始加快,因此必须长期治疗。
3、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用药效果较好。
4、荷尔蒙补充疗法:雌激素加上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如果没有子宫,则不需要黄体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的高发病症,国外有统计资料表明在60岁以上妇女发生的危险率为58%。它与卵巢合成的激素水平降低有关,由此造成骨痛、骨折,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妇女的残疾率和死亡率。由于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因而药物的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长期服用西药容易给患者带来许多副作用。
骨关节炎
1、软骨保护剂,临床常用的有硫酸葡萄糖、胺基葡萄糖、透明质酸钠,前两种为口服药,透明质酸钠主要为关节腔注射,此类药物可促进软骨修复,一般用药时间较长。
2、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局部消炎止痛的效果,可改善关节疼痛症状。
3、中医采用补益肝肾等方法治疗,可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