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鲜红的血,我们通常会有点害怕。鲜红的血总是让人联想到生命、受伤和死亡。其实并不是所有动物的血都是红色的,比如虾的血液是青色的,蚯蚓的血是玫瑰红的, 有种蜗牛的血是透明的,螳螂的血是绿色的,海里有一种叫做“鲎”的奇怪的动物,血居然是蓝色的,当然,地球人中应该不会有蓝血人的存在。我们人类血液是红色的原因是因为血液里中含有大量主要成分是铁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氧量多时血液呈鲜红色(动脉血),含氧量少的呈暗红色(静脉血),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因为含少量胆红素,所以看上去呈透明淡黄色。人类的血型最常见的分型办法可分A型、B型、AB型及O型,输血原则上只能在同种血型之间并经过配对实验后才能进行,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凝血反应而致命。
我们每个人体内有多少血,而出血多少就会给人体带来危险呢?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一个体重约65公斤的人,体内全部的血液大概是5公斤,健康人一次失血500毫升以下一般没有多大问题,急性出血超过1000毫升,身体就会出现明显不适,超过1500-2000毫升,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了。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寿命为9―13天,血小板寿命为8―9天。但人体会不断生产新的血细胞来补充。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杀灭细菌,抵御炎症,参与体内免疫发生过程,血小板主要在体内发挥止血功能,而任何一处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血液系统疾病。
除了外伤出血我们要到医院急诊去紧急处理外,还有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我们通常要到医院的血液科去看病,最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是贫血,不过光贫血就分为青春期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等等,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确诊后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治疗才有用。另外还有被称为“血癌”的白血病,人类的各种癌症中,白血病是为数不多的好发于小孩和青少年而不是老年人的。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类型的白血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经过及时治疗已经可以被医生完全控制了。
在热闹的公共场所,我们经常见到采血车的身影,他们是流动的生命,从读大学开始,我们就开始组织义务献血,很多人会说,我们献的血都到哪里去了,献血到底会不会伤害身体呢?为什么献血是无偿的,而输血却需要交钱呢?
我们献的血都集中到中心血站,由血站工作人员对血液进行再次检测,不合格的血液要淘汰掉,健康的血液再进行分离,分别制备成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成分血,还有部分作为新鲜血专门救治危重病人。所以现代医院里不可能出现电视上那种挽起袖子直接献血给要抢救的病人――即便战场上也不会。而血液的检测、分离、贮存等都需要大量的成本,所以输血的时候回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如果你过去献过血或者家属献过血就可以免费使用一定量的血制品哦。
适量献血不会伤害身体健康,一次献血200至400毫升,占血液总量的10%以下,对身体基本没有影响,反而有不少好处。因为人出生以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刺激“沉睡的”骨髓造血组织重新动员起来,大量制造血细胞,所以献血可以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提高造血功能。献血还可以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因为献血后我们会通过饮水迅速填充了血容量,血液稀释后,血脂等降低了,血粘度也降低了。坚持长期适量献血,正如定期给我们的循环系统清淤一样,可以让我们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无偿献血更是社会公德的一种体现,充分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健康的时候我们献血帮助别人,当我们需要用血的时候才不会无血可用。
为什么有的人献完血后短期内会感觉疲劳、抵抗力降低?部分人还有心慌、头昏的现象?这是因为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白细胞和免疫细胞,输血后这些细胞的补充还需要一定时间。有些人平常缺乏锻炼或者身体过分敏感,一旦失去部分血液,身体就出现快速动员,但更多的是心理作用――晕血,所以献血后部分人会有一定不适,但是经过快速的调整,身体的不适感会迅速消失。
由此可见,我们平常如果受了伤,身体表面擦破、划伤出血或者流鼻血,一般只有几毫升或者几十毫升,对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出血不止,那可能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去医院是必然的选择,但止血可不能等着医生处理,自己拿干净的纸巾压住伤口是最简单有效的止血办法,只要不是大的血管破裂,其实压迫一会儿后出血都会自己停止,去医院更多的目的只是处理伤口。至于其余的加压包扎、止血带止血等办法过于专业,而且用的不好反而对人体有损害,这里就不介绍了。而人体内脏的出血、骨折后的出血由于量难以直接估计,又难以通过压迫来止血,反而需要由医生观察、检查和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