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由于患儿出生时鼻泪管下端Hasner瓣膜未破,为小儿眼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或狭窄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迁延不愈的流泪和炎症,是婴儿期慢性泪溢最主要的病因。
MacEwen等为了研究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发病率和自然病程,观察了4792名苏格兰的婴儿,他们发现有接近20%的婴儿在生后第一年存在泪道系统的异常。
由于此病有一定的自愈性,故3个月以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方法为先挤压出泪囊区分泌物,然后滴抗生素眼液,5分钟后再予泪囊区按摩,一日3~4次。按摩方法为食指指腹自内眦鼻骨下方泪囊区由上至下挤压泪囊。
泪囊区挤压有分泌物的患儿要行分泌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了解致病菌和帮助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3个月以后鼻泪管阻塞的自愈率明显下降,因此在3~6月时可及早行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冲洗不通畅者即可行泪道探通,早期探通可缩短症状持续的时间、减轻保守治疗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和减少继发感染的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6个月以上的患儿,由于感染造成鼻泪管瘢痕增生明显、探通时阻力较大,因此不但泪道探通成功率降低且常需要多次探通。所以家长不能延误诊治,以免错过泪道探通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