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饭局多,大家一起吃饭时难免要喝两杯。喝的时候高兴,可喝高了就不好了。酒精在胃里即会被血液带进循环系统,当肝脏的解酒速度弱于酒精的摄入速度时,血液里的酒精浓度增加,人就会醉酒——当然,肝脏也会受损。
关于解酒,坊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解酒方法,到底哪些真正有用、哪些又是误传呢?
通过对解酒药、醋、果糖、葛根、牛奶等一系列解酒食品,我们发现,大部分解酒食品都”名不副实”,真正解酒效果最好的,还是平时呼声不高却历史悠久的“葛根”。
解酒药:不能真解酒
喝酒前,很多人会吃点解酒药,认为这样就可以放心喝了。其实,解酒药只能缓解酒后不适,并不能减少对肝脏的损伤。
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最终要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个过程需要一种叫乙醛脱氢酶的物质参与。而目前,解酒药的成分中并不含乙醛脱氢酶,多为兴奋剂、维生素与氨基酸等,提供的只是缓解头痛的作用,没有办法增多乙醛脱氢酶,因而不能帮助解酒,更谈不上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