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在新生兒時期出現皮、鞏膜及黏膜黃染,又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其病因特殊而複雜,嚴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常導致死亡和嚴重後遺症。新生兒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大類。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由於新生兒膽紅素的代謝特點,約60%足月兒和80%以上的早產兒在出生後3-5天可出現黃疸,但一般情況良好,足月兒在14天內黃疸消退,早產兒可延遲到3-4周黃疸全部消退。病理性黃疸則屬於異常,一般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①細菌感染和新生兒敗血症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鉅細胞病毒等;②新生兒溶血病;③先天性膽道閉鎖和膽總管囊腫;④母乳性黃疸,多於出生後4-7天出現黃疸,2-3周達高峰,在停止哺乳1-3天后膽紅素即可下降,如3天無明顯下降者可排除母乳性黃疸;⑤其他因素如
指導意見:
遺傳性疾病、藥物性黃疸等。當新生兒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應考慮為病理性黃疸;黃疸出現過早(於生後24小時出現);黃疸程度重或進展快;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早產兒超過4周);黃疸退而復現者。任何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黃疸都應找出原因進行治療,尤其是1周內的早產兒和有嚴重缺氧、酸中毒、顱內病變、嚴重感染的患兒,必須儘早積極治療,以免造成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