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16 22:14

  不少朋友在看病的同時總要問到飲食忌口的問題,我一般都樂於解答。因為人要活下去,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空氣和食物(當然包括水)。它們對生命都如此重要,當然對疾病的發生和治療有影響了,能不正視它們嗎?固定生活在一個地方的人們是沒有選擇空氣質量的權利的,對健康和疾病的關切就只能在飲食上重視了(心理問題另論)。而且朋友們的關心還說明,作為中國人,我們的傳統文化依舊在延續,不論現代科學如何發達,現代營養學如何用分析的方法來認識食物的成分(而很少考慮是否能被人體順利吸收、利用),不同的食物對人體的利弊有何種結論,依然不能替代我們傳統文化對食物的看法,這是作為一名中醫工作者非常欣慰的。
  那麼患病後如何來選擇食物呢?個人認為可以從性味、人體、時令、疾病四方面來考慮:
  1、性味:指的是食物的屬性和味道。我們所食用的食物,同我們人一樣,均是大自然的產物。我國地域廣闊,經緯度、溫度、溼度、海拔、地域組成等自然條件各不相同,所以在不同地區的食物屬性是不同的,而且一年四季的輪換帶來了不同的屬性。最基本的可以分為寒性、熱性、平性三種,如苦瓜、鴨肉偏寒,桂圓、羊肉偏溫,小麥、蓮子屬於平性……等等;味道指的是酸、苦、甘、辛、鹹五味及淡味,不同的食物味道不同,並且可以複合存在。
  分類而言,在動物食物中,天上飛的偏溫者多,水裡遊的偏寒的多,地上跑的屬性不一,行動迅捷者如羊、雞、狗等之類者偏溫多,動作緩慢者如豬、鴨之類等偏寒者多;就植物而言,調味品偏溫熱者居多;糧食多為平性,所以適宜大量進食。蔬菜、水果偏寒者佔多數,中國人炒菜喜歡加諸如花椒、大蔥、生薑等偏溫的輔佐品來調和寒性的蔬菜是十分正確的。
  捎帶說一句,現代營養學提倡多吃生的蔬菜,認為可以減少維生素的消耗,對人體有營養,不提倡煎炒烹炸等中國傳統烹飪的做法不宜大力宣傳,它與我們傳統認識是相悖的,長期食用容易傷及人體陽氣。
  因此在選擇食物時需要考慮屬性,而不能簡單地以某種食物含維生素多、或蛋白質多或纖維素多就大快朵頤了。
  除此之外,有口味偏好的朋友也要考慮食物的“味”,按中醫傳統的說法是酸、苦、甘、辛、鹹,在人體相應地分別入五臟,即肝、心、脾、肺、腎(不是解剖學指的組織器官),以滋養我們的臟腑。對健康的人來講,調和五味,不偏味是養生的基本;而患病後,需要根據臟腑的虛實來適當偏重味道的取捨。《黃帝內經》明確指出“是故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所合也”。就是說長期偏好某種味道會傷害到我們的五臟,在調和食物的時候需要考慮。
  在談完屬性、味後,也需要考慮食物的種類。作為中國人,還是依從傳統的飲食習慣為佳,遵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原則是我們保持人體健康的基本準則,即平時的食物組成以糧食為主,瓜果、蔬菜、肉類為輔。如美國上世紀70~80年代,因為人們普遍喜歡肉食、油炸食物及甜食,所以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文明病”的發病率逐年提高,醫療投入越來越大,90年代以後經過飲食管理、科普宣傳,加之中產階層的素食者越來越多,曾經困擾美國政府的“營養過剩”的問題也在逐年下降,為此支付的醫療開支大幅度遞減,所以現在的美國胖人多屬於窮人階層。反觀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後,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因為貧困而不得不“素食”的中國人,目前在食物的結構中肉食及高脂肪食物佔得比重越來越大,水果及各種甜品吃得也越來越多,其結果就是在各個年齡段,即從嬰幼兒直至老年人均不同程度地因為飲食結構的失衡而出現了各種問題。發達國家曾經出現的健康問題目前正在我國重演,這是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是我們每個人需要思考並應該積極應對了。
  “現代科學”的“光芒”已經把我們大多數人的大腦洗滌了,被某些專家提倡的“營養學”、“養生學”、“中醫養生”的說法忽悠了。所以人們普遍關心的是“缺乏”營養、缺乏某種維生素、缺乏蛋白質、缺乏礦物質,從不考慮自己是否真的缺營養,更不考慮所吃的“營養”是否能被人體吸收、利用,是否真的對自己“個體”有利。君不見長期喝奶反而缺鈣的人從不考慮他們的祖輩很少喝奶而基本沒有缺鈣的事實;提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的人也考慮昔日在黃土高原生活的人們很少能吃到新鮮蔬菜但並不明顯缺乏維生素的事實。許多人被“現代營養學”、被“專家”的講座、書籍鼓動得每天制訂“營養食譜”,以為從此就能保持身體的健康或長壽,不惜花費大量的金錢、精力及時間,但其最終的結果多數是花了不少錢,身體反而出了毛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提倡多吃“新鮮(大棚、反季節)”水果、蔬菜,多喝水,結果導致最愛美的女性(男性則喜歡多吃糕點及飲料,也屬甜味食品)對陽光的過敏大幅度的增加,喜歡甜食的人們缺鈣普遍增多。對提倡大力這些說法的“專家”來說,是罪過啊!
  小結一下,食物是有性、味的,寒熱溫涼各不相同,酸苦甘辛鹹各有所主,補、瀉功能各有差異,必須根據食物的性味來選擇適宜自己個體的食物,跟著從成分分析角度出發的現代營養學走不一定對自己有利。
  2、人體:簡單的說就是分體質。人的體質分為多種,《靈樞》即有“五行人”、“陰陽二十五人”的分類,最簡單的可以分為兩種人,即寒性、熱性兩類。偏寒性(喜歡溫暖、怕冷、著涼或吃涼的容易拉肚子等)的人可以適當吃一些熱性食物;偏熱性的(怕熱、喜歡吃涼的、容易大便秘結等)人可以適當吃一些寒性食物。
  在此還要強調一下,水本性為溼,屬寒,所以體質偏寒者不宜多喝水,體內有溼邪者不宜多喝水。
  3、時令:中醫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即是指不同的季節要有相應的養生原則。“冬吃蘿蔔夏吃薑”是非常形象而正確的。具體到時令說,春夏季節,人體與大自然相適應,陽氣處於發散的狀態,體內的陽氣相對不足(抵抗力減弱,所以夏季是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因此不適宜大量進食寒涼以及酸、苦、鹹味(具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陽氣的發散)的食物。所以我是很反對夏季大量、不顧身體需求而無所顧忌地喝冷飲、吃水果、喝啤酒的。夏天的時候喝冷飲、涼茶,一方面可以將人體發散在外的陽氣往體內收引來抵禦冰涼的食物,從而達到解暑、降溫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補充人體因為陽氣發散而耗費的津液,因此適度非常重要。整天冷飲不離口的人最終要付出寒涼食物帶來的副作用,即脾陽不足,痰溼內生,先出現腹部肥胖,隨之導致經絡不利,血管阻力增加,血壓增高;胰腺負擔過大,血糖升高,等等,不一而足,各種疾病均會出現。
  相反的是在秋冬季節,人體陽氣內收,體內陽氣相對旺盛,倒是不適於進食太多的溫熱食物(吃蘿蔔就是為了疏通體內的淤積)以及辣味食物(發散之性不利於陽氣的收藏)。一般人們習慣在冬季吃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只是為了將體內的陽氣發散到體表來抵禦外界的寒冷,但是對於養生、治病並不是十分的恰當。
  4、疾病:無論何種疾病,反應到每個人身體上,均會表現出不同的徵象,如銀屑病,大多數到了秋冬季節加重,夏天減輕或緩解;但也有一部分人到了夏季反而加重。所以即使相同的疾病,治療的方法也有不同的。希望只有一種藥物就可以治療疾病的“靈丹妙藥”是不存在的,希望只有一種通用的適合所有疾病的食物、保健品也是不存在的。我們經常說“中醫治人”,就是因為相同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會表現出不同的“證”,自然而然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並不是中醫大夫的主觀臆想。
  同時不同的疾病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如銀屑病,初發時多為血熱,而發展過程中血燥、血瘀、溼滯、氣虛等依據個體體質的不同而表現各不相同。對於中醫大夫來講,不但治療方藥各異,對於飲食忌口來說,在不同的階段也有差異。如在進行期,多數表現為血熱徵象,所以辛溫、發散類食物是需要禁忌的;而在穩定期、消退期,可能需要一些辛溫、發散的食物來幫助人體的正氣來祛除瘀血或溼氣。
  除了銀屑病,在溼疹、硬皮病、血管炎等等其它疾病,均有因病期、病程、病期變化而需要飲食禁忌的問題。
  因為疾病的複雜性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每種疾病、尤其是每個人在患病過程中的忌口問題均需要得到你的醫生的指導,是屬於個體化的方案。你的大夫對你越瞭解,指導的針對性就越強,效果自然也就越好。
  其實,我們的身體反應是最聰明的(精神心理正常的情況下),對不同的食物是最有發言權的,如果你吃了某種食物後出現身體不適,不論它有多大的“營養”、有多少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的證據,從養生、康復的角度來說,還是不吃或少吃的為好。

飲食禁忌相關文章
在夏季首先要少食糖。因為多食會使身體血糖升高,這樣有利於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化膿性病菌的生長繁殖,易誘發痱子、癤瘡、癰腫等皮膚炎性病症。不少糖尿病病人也常併發皮膚癤腫,正是由於體內糖代謝失調、血糖長期過高所致。此外,糖在體內分解時會產生多量的丙酮酸、乳酶等代謝產物,使血液從正常的弱鹼性變為酸性,形成酸性體質,酸性體質的人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弱,各種致病菌便可能乘虛而入,引起癤瘡等皮膚疾病。 此外,在
發布於 2022-12-23 02:52
0評論
三少: 1、少食就是限制進食的數量和種類。心臟病人多半體重超重,因此應有意識地控制每日熱量攝取量,減輕體重。建議每次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引發心臟病發作。此外還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過涼過熱的食物,以減輕胃腸刺激。 2、少脂就是儘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如油類、肥肉類食品,動物內臟等。過多的脂肪可以造成肥胖、高血脂,長期高血脂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膽
發布於 2023-01-24 08:20
0評論
哺乳期不能吃的水果1、涼性水果。夏天裡的水果大部分都是涼性水果,比如香瓜、西瓜、甜瓜、梨、奇異果、芒果、柚子。如果哺乳媽媽過量食用西瓜等涼性水果,容易導致寶寶。還有橙、柚、桔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但這些水果具有刺激性,可能會導致寶寶嘔吐、腹瀉、皮疹、流涕等症狀,但卻對於乳母補充維生素有一定意義,至於其刺激性則因人而異,不同體質的人有不同的反應,生活中可視具體狀況而定;而哺乳期媽媽最適合吃的水果應該
發布於 2023-03-09 14:09
0評論
哺乳期不能吃刺激性食物,因為哺乳期吃了刺激性食物,會從乳汁中進入嬰兒體內,影響嬰兒健康.但進食少量調味品,如胡椒,酸醋等,還是可以的. 哺乳期不能吃巧克力,因為巧克力裡所含的可可鹼會滲入母乳並在嬰兒體現內蓄積.可可鹼能傷害神經系統和心臟,並使肌肉鬆弛,排尿量增加,使嬰兒消化不良,睡眠不穩.產婦多吃巧克力會影響食慾,身體發胖 哺乳期不能吃會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韭菜,麥芽水,人參等食物. 哺乳期不
發布於 2023-03-20 09:50
0評論
1、忌用菜刀削水果:菜刀常接觸生肉、魚、生蔬菜,會把寄生蟲或寄生蟲卵帶到水果上。 2、忌吃水果不漱口:有些水果含有多種發酵糖類物質,對牙齒有較強的腐蝕性,食用後若不漱口,口腔中的水果殘渣易造成齲齒。 3、忌食水果過多:把水果當飯吃,其實是不科學的。儘管水果營養豐富,但營養並不全面,尤其是蛋白質及脂肪相對較少,而這兩種物質也是胎兒生長髮育所不能缺少的。 4、忌飯後立即吃水果:飯後立即吃水果,會造成
發布於 2023-03-23 21:23
0評論
1醫生建議主食可以用粗雜糧代替,如燕麥、麥片、玉米麵等,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可以減低血糖,對控制血糖也有一定作用。 2醫生建議平時多吃大豆和豆製品來補充蛋白質,大豆及豆製品中含蛋白多且不含膽固醇,具有降脂作用。 3醫生告訴吃蔬菜要吃含糖少的,可以用水煮後加一些佐料拌著吃。由於蔬菜所含膳食纖維多、水分多,供熱能低、具有飽腹作用,可以多吃點。 4醫生警告一定不要吃白糖、紅塘、葡萄糖及糖
發布於 2023-04-14 11:46
0評論
原則上,孕婦並沒有特別的食物禁忌,但出於對孕婦和胎兒的身心健康的全面綜合考慮,為了防止懷孕期間一些不良的生理反應,在不同階段對一些食物應有所限制。 一、辛辣熱性作料 辣椒、花椒、胡椒、小茴香、八角、桂皮、五香粉等容易消耗腸道水分而使胃腸分泌減少,造成胃痛、痔瘡、便秘。便秘時孕婦用力屏氣解便,使腹壓增加,壓迫子宮內的胎兒,易造成胎動不安、早產等不良後果。不少孕媽咪較喜歡吃酸山楂,但是山楂對子宮有興
發布於 2023-04-12 21:27
0評論
1、不宜吃胡椒。 中醫認為胡椒辛熱、性燥,辛走氣,熱助火。高血壓患者身體壯實,肝火偏旺,或陰虛有火,內熱素盛者,不宜多食。 2、不能吃人參。 中醫認為人參性溫,味甘苦,為溫補強壯劑,有助熱上火之弊。當高血壓病人出現血壓升高、頭昏頭脹頭痛、性情急躁、面紅目赤之時,切勿食之。 3、不宜喝白酒。 因為白酒中的酒精成分在肝臟內影響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使血漿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濃度升高,造成動脈硬化。同時可
發布於 2023-04-18 16:22
0評論
嬰幼兒飲食一忌咀嚼餵養。有些家長餵養嬰兒時,習慣於先將食物放在自己嘴裡咀嚼,再吐在小勺裡或口對口餵養,這樣做的目的是怕孩子嚼不爛,想幫幫忙。其實,這樣做反而不利於嬰幼兒消化機能的成熟。如果能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消化程度選擇食物,烹調時做到細、軟、爛,嬰兒雖然沒有牙齒或牙齒未長齊,咀嚼能力差,仍是能夠消化的。咀嚼餵養是一種不衛生的習慣,它會將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傳染給孩子,而孩子抵抗
發布於 2023-04-16 06:45
0評論
哺乳期的媽媽應該注意,因為你補充的營養成為是寶寶所需營養的直接來源,因此在飲食方面應該有所禁忌。以下的這些食物哺乳期的媽媽要禁吃。 1、過於油膩的食物; 2、辛辣刺激食物,可能加重新媽的惡露; 3、性質寒涼食物; 4、具有回奶作用的食物。 蔬菜:生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馬齒莧、黃瓜、冬瓜、苦瓜、菜瓜 肉類:豬心、鴨肉、魷魚、兔肉、馬奶、蛙肉
發布於 2023-06-17 19:2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