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語言。”研究證明,智力發展首先是語言能力的發展,語言是進行思維、反映思想、表達情感、記錄思維成果的工具。
寶寶通過語言表達內心的想法,感受身邊的世界。他們通過語言將直覺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概括思維,通過語言來認識他們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語言是幫助寶寶順利建立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兒童早期語言發展受到阻礙,則將對兒童其他方面的能力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和阻礙。語言的重要性絕不容忽視。
“語言飢餓”導致孩子不能開口講話
孩 子說話比較晚,父母往往都從孩子身體上找原因,以為孩子得了甚麼病,可是卻沒有想過,其實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比如小鹿想要甚麼只要手一指,根本不用說話,父母就會把東西拿到她面前,在這樣的家庭中,小鹿不需要學習和使用語言,通過行為就可以達到效果,語言就被忽視了。外加父母和家裡的老人將更多的 注意力關注在孩子物質生活的保障上,忽視了與孩子的語言交流和溝通,這對孩子語言發展、認知發展等都是嚴重的損害。
防止孩子“語言飢餓”的方法
鍛鍊寶寶語言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比如父母多與寶寶交流,鼓勵寶寶使用語言表達,給寶寶創造豐富的社交環境。父母可根據寶寶的特點選擇相應的活動,最重要的是,不能忽視寶寶的語言發展和需求。
方法一:對於年紀小一些的寶寶,睡前故事是培養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講睡前故事,爸爸媽媽需要注意,一定要讓講故事的過程變得有趣。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如果能同時調動寶寶的各種感官,如眼睛、耳朵、雙手等,就會很好地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刺激智力發育。但切記,睡前故事的內容要慎重選擇,最好選擇一些輕鬆、簡短的小故事,千萬不要選擇那些懸疑或情節過於跌宕的故事。這樣不僅不能有助於寶寶安靜地入睡,反而會讓寶寶過於興奮,或者導致寶寶做惡夢,影響睡眠。
方法二:對於稍微大一些、有一定語言能力的寶寶,爸爸媽媽可以試著讓寶寶複述故事。爸爸媽媽挑選一些簡明、好記的小故事,通過生動、豐富的語言及肢體動作, 講述給寶寶聽。聽完故事後,鼓勵寶寶用自己的語言將故事複述出來。如果寶寶語言能力還不夠,可以邀請寶寶扮演故事中的某一個角色,然後由爸爸媽媽與寶寶一 起完成故事的複述。
方法三:講述經歷過的事情也是很好的方式。每天晚上,爸爸媽媽可以鼓勵寶寶說一說一天經歷的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可以和爸爸媽媽分享。同時,爸爸媽媽也可以和寶寶分享自己一天在工作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通過親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不僅鍛鍊了寶寶的語言能力,同時能夠有效促進親子關係。
方法四:對於年齡再大一些的寶寶,爸爸媽媽則可以利用他們的興趣,鍛鍊語言能力,比如猜謎,詞語接龍,益智類遊戲,角色扮演等等。當然,經久不衰的方法就是 富有韻律的兒歌,讓寶寶跟著媽媽念兒歌,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或者在屋子裡邊走邊唱,這些活動都會讓寶寶既體會到遊戲的快樂又幫助他們發展 語言。
家長如何促進孩子語言發育?
方法一:不論孩子發音是否清楚,都要鼓勵孩子發音。
方法二:指著一個物品並清晰、準確地告訴孩子物品的名稱,同時還要說出物品的顏色、形狀和大小等。
方法三:讓孩子學習說出與他/她關係密切的人的稱謂。
方法四:經常和孩子一起閱讀圖畫書,並用清晰的聲音讀給孩子聽。
方法五:鼓勵孩子用語言和手勢一起表達需要
方法六:鼓勵孩子說一些日常用語,如“謝謝”、“你好”、“再見”等。
方法七:鼓勵孩子回答問題、複述見聞。
方法八:鼓勵孩子念兒歌和詩歌。
方法九: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提供機會與其他孩子或者大人交流或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