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1 節育環副作用大,能不上就不上
專家:上環實乃長效安全避孕法
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一直力推的是宮內節育器(俗稱“節育環”)。我國節育環總體落實得不錯,不過很多人並不願意上環,現今一些80後媽媽更是排斥上環,擔心上環對身體有副作用。
事實上,幾乎所有婦女都適用上環避孕,只有極小部分女性會對置入的‘金屬環’產生排異反應,表現為經量多,經期長,來月經時腹痛加劇,會出現腰痛腰痠等不適。這些症狀通過正規就醫進行干預,是完全可以解決的。
上環是一項長效安全的避孕方法,可以讓婦女免受意外妊娠和宮外孕的風險。它也是被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支持推薦的科學避孕方法。
誤區2 靠體外射精、安全期進行避孕專家:體外射精不提倡,安全期避孕不安全
從調查數據看,體外射精、安全期避孕仍為不少人所奉行。其實這是錯誤的避孕,安全期、體外射精都是不科學的避孕。
安全期避孕是根據女性排卵期和精子、卵子在女性生殖道里存活時間,推算出不受孕的一段時期,於是性交就選擇在這段時間裡進行。專家提醒,男性的精子在女性體內最長可存活5天,因此,安全期遺留精子可能在排卵期依然活躍,導致意外妊娠的幾率依然較高。
體外射精的避孕方式還是比較危險的,因為男性在性興奮時或者是排精之前,就可能會有精液流出,精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精子,所以有致孕的可能性。大量的實踐證明,體外排精是很容易失敗的一種避孕措施。
誤區3 事前不預防,事後忙吃緊急避孕藥
專家:服緊急避孕藥一年不宜超三次
還有一種錯誤的避孕方法也非常流行,那就是濫用亂服緊急避孕藥。緊急避孕藥不能作為常規避孕方法,藥物劑量很大,但有效性有限,僅有74%-85%左右,仍有較高的意外妊娠風險。經常服用緊急避孕藥,對身體健康肯定不好:一是避孕失敗,二是容易引起月經不調。經婦科專家組論證,緊急避孕藥僅限在特殊情況下偶爾使用,一年不宜超過三次。
誤區4 短效避孕藥會致癌不吃專家:短效口服避孕藥很安全,不會催瘤
短效口服避孕藥是目前有效性很高且適合育齡人群使用的常規避孕方式。該藥由雌孕激素組成,兩種激素共同作用,具有四重防護機制,層層防護確保精子卵子不再相遇,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避孕有效性可達到99%以上。
以往口服避孕藥由於所含的孕激素具有雄激素樣副作用,會引起水鈉瀦留,因而長期服用這些口服避孕藥後,身體可能會發胖、體重增加。但目前一些新型的短效口服避孕藥,已經克服了這個缺點。
誠然,子宮肌瘤的生長與激素有關,但是口服避孕藥裡含有的雌激素量頂多跟女性卵巢正常分泌量一樣,一般不如卵巢自身分泌的量。所以,避孕藥對肌瘤是安全的,子宮肌瘤患者可以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藥,但是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婦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