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5-28 22:46

  新生兒腹瀉又稱為新生兒消化不良以及新生兒腸炎。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新生兒一旦出現大便稀水樣次數瀕繁時,家長最為著急,不知所措,忙於喂水煮奶,給小兒喂多了怕加重拉稀,喂少了又怕寶寶餓壞了。

  部分新生兒生後幾天內還在醫院嬰兒室剛喂幾次奶水就拉稀了,甚至還伴有發燒。與感冒的醫務人員接觸不知不覺也發生了便稀次數增加,有時新生兒生後頭幾天很健康,但出院後母奶不夠添了一些牛奶,小嬰兒就受不了,大便次數增加而且水分多有臭味,這是甚麼原因呢?原因是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另外,胎兒在子宮內在無細菌的溫室環境中生長,生後立即在眾多的細菌,病毒汙染環境中生長,抵抗力太弱了,消化功能和各系統功能的調節機能也比較差,因此,新生兒易患消化功能紊亂,同時也易患感染性腹瀉。

  新生兒患感染性腹瀉時是許多病原菌引起的如細菌、病毒及真菌引起,胎兒分娩時通過母親的陰道,細菌可以通過陰道進入胎兒口內引起感染。汙染的奶水、奶頭以及餵奶的瓶子等。家中衛生條件很好,但是母親及護理小孩的阿姨不注意清潔衛生成了帶菌者。有些新生兒患了重病,例如新生兒敗血症,肺炎等也可以通過血流到達腸道,甚至感冒也能把病毒進入腸道內引起腹瀉。

  不同的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腹瀉症狀也不一樣;輕症的病人表現單純的胃腸道的症狀,拉稀一日5一6次至10餘次,同時還出現低燒、食奶差、嘔吐、精神弱、輕度腹脹、哭鬧、唇乾、前囟門凹陷。嚴重時大便稀水樣,可增加達到10-20次/日。還伴有高燒嘔吐尿少,嗜睡,家長仔細觀察新生兒,出現手足涼,皮膚髮花,呼吸深長,口唇櫻紅色。在換尿布時發現小兒反應差,口鼻周圍發紺,唇乾,眼窩凹陷,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要大意,需要到醫院輸液搶救。如果新生兒的大便次數多,黃色,有蛋花湯樣,常伴有血絲和粘液,雖然小兒未進食很多奶,但是有腥臭味,排便時哭鬧,煩躁不安,這類的腹瀉,大多數是一種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是新生兒時期比較常見的腹瀉,需要加用消炎藥例如黃連素12毫克每日三次及用消化藥和口服補液鹽充水份。服4-5天痊癒。

新生兒腹瀉治療相關文章
01寶寶拉肚子主要是腸道內的有害菌異常生長,導致腸道內菌群失衡,腸道蠕動過快水分不能完全吸收引起的。寶寶拉肚子還和寶寶喝母乳有關,母乳裡面有很多蛋白也會是寶寶拉肚子。 02可以給寶寶吃益彤益生菌,幫助寶寶改善腸道功能,調節腸道正常菌群,殺死有害細菌,腸道健康就不會拉肚子了。 03給寶寶喝一些胡蘿蔔湯:胡蘿蔔是鹼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蔔湯制
發布於 2023-03-16 19:15
0評論
(1)輕症: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隨著輕微發燒或嘔吐。糞便呈黃綠色,帶粘液且呈蛋花湯樣,並伴有輕微腹脹,腸鳴音亢進。 (2)中度腹瀉: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可能中度發燒。 (3)重症:腹瀉頻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樣、量多,有酸臭味,煩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驚厥,血絲黏液便,前囟門凹陷,皮膚及嘴唇乾燥等。 (4)部分患者可出現明顯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如低鉀或低鎂等。
發布於 2023-05-02 11:36
0評論
新生兒的消化功能不成熟,發育又信息論快,所需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餵養或護理不當,就容易發生腹瀉。爸爸媽媽要清楚造成寶寶腹瀉的原因,儘量避免人為因素給寶寶造成腹瀉。 1、生理性稀便 不同餵養方式的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當寶寶出現大便次數多及稀便等“腹瀉”表現時,可能還無法斷定寶寶得了“腹瀉”。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可以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
發布於 2024-04-02 09:21
0評論
新生兒腸道嬌嫩,引起腹瀉的原因也多種多樣。 1.餵養不當 新生兒胃腸道的發育不夠成熟,消化酶比較少。在餵養過程中,餵養次數太多、每次的量較大,或過早添加大量澱粉類的食品,人工餵養時配方奶或牛奶的溫度偏熱或偏冷,都可造成腸道蠕動增加,大便次數增多。 2.感染 ●腸道內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新生兒,由於奶具不潔而導致病從口入。最嚴重的要算新生兒流行性腹瀉了,常常在產科嬰兒室或新生兒病室內
發布於 2024-04-02 09:35
0評論
概述 如果出現腹瀉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脫水的現象,所以如果出現腹瀉的症狀,就應該通過有效的辦法進行一個有效的控制,同時出現腹瀉的患者,更需要進行積極的控制和治療,如果新生兒出現腹瀉的症狀,不通過有效的辦法進行控制,可能會危及性生活的身體健康,所以需要多加註意,通過有效的辦法進行控制,避免腹瀉症狀的加劇,從而影響到新生兒的身體。 步驟/方法: 1、 新生兒如果出現腹瀉的症狀可能會影響到她身體的健
發布於 2024-04-12 18:10
0評論
1、胃腸炎 胃腸炎(也稱為腸胃感冒)是胃和腸道的一種炎症,可引起腹瀉。最常見的病原是輪狀病毒。如果你的寶寶腹瀉時,並伴有胃痙攣、嘔吐、低燒,那很可能是胃腸炎。但是要注意哦,如果寶寶吃的或喝的不多,可能會失去很多水分。 2、細菌感染 嚴重腹瀉(有時伴有嘔吐),同時有腹痛、血便、發燒,往往是病毒或細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的。這種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嚴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類
發布於 2023-04-10 01:36
0評論
腹瀉常導致營養不良、多種維生素缺乏和多種感染。 1、消化道外感染 消化道外感染可能是腹瀉的病因,但也常因腹瀉後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常見的有皮膚化膿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靜脈炎和敗血症。病毒性腸炎偶有併發心肌炎。 2、鵝口瘡 病程遷延或原有營養不良的患兒易併發鵝口瘡,尤在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後更多,如不及時停藥,真菌可侵及腸道,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3、中毒
發布於 2023-06-25 23:33
0評論
1、注意飲食衛生:奶源應新鮮、清潔,變質的奶水不可以餵給寶寶,奶瓶必須注意消毒。 2、提倡母乳餵養:新生寶寶最好用母乳餵養,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寶寶腹瀉。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 3、預防寶寶上火:因寶寶的脾胃嬌嫩,容易出現胃腸積食和積熱,上火”後易引起腹瀉。 4、注意飲食質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採取混合餵養及人工餵養時,要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或過早要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 5、增強體質:
發布於 2023-06-25 23:40
0評論
治療腹瀉,最重要的是對症下藥。腹瀉有感染性與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瀉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如菌痢、細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腸炎等;非感染性腹瀉常見於受涼、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及甲亢、糖尿病、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感染性腹瀉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體現,藉此可排洩掉一部分毒素,對人體有益。如果盲目止瀉,對病情反而不利。 如果是感染性腹瀉,應選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是消化不良所致,
發布於 2023-05-21 16:12
0評論
補充液體 護理腹瀉新生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及時補充液體,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丟失過多而發生脫水。可隨時喂水、米湯、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內含有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枸櫞酸鈉等成分,可補充因腹瀉、嘔吐所丟失的電解質及體液,調節人體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服用方法是將一小袋從藥房購來的口服補液鹽按指示用液體衝調至要求的濃度在一天內分多次服用服用量的多少以“丟失多少,補充多少”為原則 還可
發布於 2023-05-28 22:5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