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在夏天的時候,有陰虛體質的人要注意枸杞的用量,因為枸杞味甘,性平,用量過多會引起上火,特別是生吃時應減少用量。枸杞子適合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但服用過程中,一定要長期堅持,每天吃一點,才能見效,枸杞含有甜菜鹼、氨基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鈣、磷、鐵等成分。對人體健康有好處,但要注意用量。過量食用枸杞會引起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紅腫不舒服。
枸杞子的副作用
發布於 2022-10-19 10:13
枸杞子的副作用相關文章
在夏季的時候,還有陰虛體質的人應該注意枸杞的用量,因為枸杞性甘,溫和,用量過度能造成上火,尤其是生吃時更應減少用量。
枸杞子適合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但服用過程,一定要長期堅持,每天吃一點,才能見效,枸杞子含甜菜鹼、氨基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鈣、磷、鐵等成分。對人體健康有益,但是要注意把握用量。過量食用枸杞子會使人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紅脹不舒服等。
由於枸杞子溫熱身體的
發布於 2024-03-01 07:03
0評論
枸杞子的功效:
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治肝腎陰虧,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
枸杞子的作用:
1.抗脂肪肝的作用
寧夏枸杞子的水浸液(20%,8毫升/天灌胃),對由四氯化碳毒害的小鼠,有輕度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促進肝細胞新生的作用。水提取物的抗脂肪肝的作用還表現在,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功能紊亂(以膽鹼酯酶、轉氨酶的活性作指標)。如給大鼠
發布於 2024-08-23 10:38
0評論
瓜子含鹽分太高,容易引發高血壓,而高血壓是萬病之源。長期嗑瓜子瓜子殼會大量的帶走人們的唾液,而大量的缺乏唾液會對人的生命健康都是有威脅和害處的(這點網絡中有大量的知識認證)
多數糖尿病患者都知道飲食治療是控制血糖升高的重要手段,知道需少量多餐減輕胰島負擔,控制病情發展,所以吃零食便成為他們保障充足營養的手段之一。日常生活中,好多患者愛吃瓜子,甚至整天瓜子不離口,認為這樣可減輕飢餓感,殊不知,多吃
發布於 2022-12-16 20:49
0評論
牙科醫師表示,民眾如果想喝檸檬水減肥,切記多刷牙,免得檸檬汁酸性物質殘留在牙齒,到時候變成全口蛀牙,可得不償失。
早上喝一杯檸檬水既可以清腸又可以減肥,但是不吃飯是不利於健康的。人每天都需要攝取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各種微量元素以及適當脂肪和其他物質,所以如果單靠檸檬水是無法完全滿足人體基本營養和熱量的需要的。如果真要達到減肥效果並長期保持的話,那就應該逐漸培養一個有效、健康的生活方式。酸酸的檸
發布於 2022-12-15 08:19
0評論
虛寒之證不宜單獨應用。反藜蘆。
1.《本草經集註》:"惡石斛、芒硝。畏消石、鱉甲、小薊。反藜蘆。"
2.《本草衍義》:"血虛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減芍藥以避中寒,誠不可忽。"
3.《本草經疏》:"白芍藥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洩,腹中冷痛,腸胃中覺冷等證忌之。"
4.《本草正》:"若脾氣寒而痞滿難化者忌用。"
5.《藥品化義》
發布於 2022-12-16 08:37
0評論
陰虛血少者忌服.毒副作用:益母草毒性很低.益母草注射液給小鼠靜脈注射,半數致死量為30~60g/kg;益母草總鹼給小鼠靜脈注射,半數致死量為572.2±37.2mg/kg.益母草鹼給大鼠腹腔注射,每次2mg,連續4天,無明顯不良反應.益母草總鹼給兔皮下注射30mg/kg/d,連續2周,對進食、體溫、排便均無明顯影響.用50%益母草乾粉的飼料給成年大鼠喂飼80天,未顯示毒性反應或生育能力改變.
發布於 2022-10-23 13:50
0評論
1.如果過量的使用甘草會導致血壓升高、肌肉軟而無力、身體越來越疲勞、頭痛腦脹、男性睪丸酮水平降低等症狀。
2.孕婦忌用甘草,臨床發現孕婦過度的使用甘草會引起大量出血,嚴重會引發早產。
3.長期的使用甘草還有可能引起異常的體重增加。
4.甘草中含有甘草酸激素,如果此種激素過高的話會阻礙鈉的排洩,使鉀從尿液中排出,最終致使肌肉損傷及血壓升高。鉀的流失也會導致保水,造成水腫。
發布於 2022-12-23 00:44
0評論
長期服用產生困頓感,沒有哮喘的人喝會有困頓感。但只要按量或者按醫囑服用,喝千日紅花茶可以清肝明目,消腫散結,止咳定喘,降壓排毒,美容養顏,活血通經、散瘀止痛,可以治療頭痛咳嗽。
發布於 2022-12-26 03:50
0評論
低鉀、低鈉、低氯、低鈣、低鎂是伴隨著利尿劑的利尿作用的常見副作用,在大劑量、長療程、應用襻利尿劑的情況下尤其容易發生,且低鉀和低鈉血癥最常見。低鉀血癥可以引起乏力、心律失常、腸蠕動紊亂(甚至腸麻痺)、洋地黃過量;低鈉血癥引起倦怠、嗜睡、煩躁甚至昏迷;低鈣血癥引起心律失常、肌肉痙攣、抽搐等;低鎂血癥引起心律失常。
發布於 2022-12-27 10: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