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6-28 11:49

  對於可能有過敏體質的奶癬寶寶,如母乳餵養而又不忌口的媽媽,首先應當從媽媽的食物下手,查出過敏原。一般而言,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的飲食過程中應當注意避免食物過敏原

  牛奶、雞蛋、蘑菇類、花生類、豆製品、辛辣食物

  由於這些飯桌上的“常客”很容易被媽媽忽略,因此這些過敏原應當格外引起重視。同日寸,為了不矯枉過正,媽媽應當逐一排除,即先停止食用其中某一類食物,如停止幾日後奶癬症狀減輕,則可確定過敏原後再完全停止食用,反之則可繼續食用。

  海鮮、河鮮等水產品

  一般來說,海鮮易發,母乳餵養的新媽媽都會避免或少量食用。但是也有些寶寶對河魚等河鮮過敏,這類過敏普遍不容易察覺,如果停止其它可能過敏的食物而未找出過敏原時,可停止食用河鮮再作觀察。

  奶粉

  奶粉餵養的寶寶如果有奶癬的症狀,可以考慮低敏配方奶粉,如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飲食管理

  避免給寶寶餵過量的食物,以保持正常消化。

  寶寶的輔食

  隨著寶寶的月齡逐漸增大,除了奶粉和米粉外,蛋黃也要加以小心,有些寶寶也會對其有過敏反應。其它輔食應當逐一添加,每次從少到多,每樣吃幾天,從吃蔬菜和水果類開始,每樣東西吃了一週不發後,再添加新的種類,以便及時發現寶貝的食物過敏原。

預防寶寶奶癬,媽媽是否忌口相關文章
嬰兒溼疹俗稱“奶癬”,是小兒最常見的皮膚病。好發於1~2個月嬰兒,也有少數5~6個月之後才發病的。通常見於較肥胖的嬰兒,病情時輕時重,反覆發作。大約兩歲左右可逐漸痊癒。 溼疹的皮膚損害表現在面部兩頰,初起時為潮紅斑片,伴有米粒大小的丘皰疹或丘疹,繼之破潰、糜爛、滲液、結痂,可累及頭皮,表現為黃色脂性痂皮或白色鱗屑。可給溼疹患兒服用非那根糖漿或苯海拉明糖漿,也可與複方維生素B糖漿、維生素C等一起服
發布於 2024-05-24 13:37
0評論
在寶寶長溼疹期間,哺乳期媽媽有些東西一定要忌口的。 1、雞蛋:雞蛋在溼疹時,一定不能吃,不然溼疹會越來越嚴重。 2、魚肉:魚肉也是不能吃的。 3、海鮮:海鮮也要忌口。 4、羊肉:羊肉屬於熱性東西,吃了後,溼疹隔天就會嚴重。 5、辣椒:絕對要戒的。 6、牛奶:牛奶雖然營養好,但是在孩子長溼疹時,是不能喝的。
發布於 2023-07-21 07:08
0評論
嬰兒溼疹俗稱“奶癬”,是小兒最常見的皮膚病。好發於1~2個月嬰兒,也有少數5~6個月之後才發病的。通常見於較肥胖的嬰兒,病情時輕時重,反覆發作。大約兩歲左右可逐漸痊癒。 溼疹的皮膚損害表現在面部兩頰,初起時為潮紅斑片,伴有米粒大小的丘皰疹或丘疹,繼之破潰、糜爛、滲液、結痂,可累及頭皮,表現為黃色脂性痂皮或白色鱗屑。可給溼疹患兒服用非那根糖漿或苯海拉明糖漿,也可與複方維生素B糖漿、維生素C等一起服
發布於 2024-05-19 07:06
0評論
引起奶癬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嬰兒的過敏性體質所致,也有認為與母親在懷孕期間飲食單調有關。一般說,奶癬是在嬰兒出生2-3個月時開始發病,有的在面頰、前額、頭頸,嚴重的可蔓延到軀幹、四肢和臀部,有時還可繼發細菌感染。癢是嬰兒患奶癬時的主要症狀。嬰兒患奶癬,年輕的父母不要過於著急。如果嬰兒是用母乳餵養的,母親應多吃蔬菜、水果、豆製品和肉類的食物,少吃魚、蝦、蟹等水產品。如果嬰兒是用牛奶餵哺的,可適當延長
發布於 2023-01-17 07:33
0評論
1、應避免給寶寶過量餵食,防止消化不良; 2、寶寶是牛奶過敏者且不能由母乳餵養,可把牛奶多煮開幾次,改變其成分結構,減少致敏因素。 3、奶內少加糖,或試用其他代乳食品。 4、某些食物過敏者,可開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寶寶逐漸適應; 5、採用母乳餵養的媽媽,應多吃些蔬菜、水果、豆製品和肉類的食物。 另外,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家長要注意保持房間的清潔,房間角落、櫃子底下、床下面這些容易積灰塵的地方
發布於 2024-05-19 07:12
0評論
1、應避免給寶寶過量餵食,防止消化不良; 2、寶寶是牛奶過敏者且不能由母乳餵養,可把牛奶多煮開幾次,改變其成分結構,減少致敏因素。 3、奶內少加糖,或試用其他代乳食品。 4、某些食物過敏者,可開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寶寶逐漸適應; 5、採用母乳餵養的媽媽,應多吃些蔬菜、水果、豆製品和肉類的食物。 另外,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家長要注意保持房間的清潔,房間角落、櫃子底下、床下面這些容易積灰塵的地方
發布於 2024-05-24 13:44
0評論
1、應避免給寶寶過量餵食,防止消化不良; 2、寶寶是牛奶過敏者且不能由母乳餵養,可把牛奶多煮開幾次,改變其成分結構,減少致敏因素。 3、奶內少加糖,或試用其他代乳食品。 4、某些食物過敏者,可開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寶寶逐漸適應; 5、採用母乳餵養的媽媽,應多吃些蔬菜、水果、豆製品和肉類的食物。 另外,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家長要注意保持房間的清潔,房間角落、櫃子底下、床下面這些容易積灰塵的地方
發布於 2024-09-12 09:47
0評論
概述 以前我都不住校,但是後來因為學業比較緊張,為了不耽誤學習,這學期就選擇了住校,我們宿舍樓不帶獨立衛生間,所以洗澡只能到公共浴池,公共浴池有拖鞋,自己為了方便就沒有帶自己的拖鞋,結果傳染上了足蘚,腳上起了許多小水泡,癢的難受,為了能讓它好的更快一些,就是想了解一下手足蘚需不需要忌口,如果忌口,甚麼東西不能吃? 步驟/方法: 1、 在家裡手足蘚患者的洗漱用品應該和家人分開,比如,腳盆,臉盆
發布於 2024-07-15 10:51
0評論
中藥治療 1、黃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將藥物用香油調塗患處,每日搽2次。 2、黃連30克,枯礬15克。將藥物共研細末加凡士林適量,配成軟膏外塗患處。 3、地骨皮30克,鮮女貞葉60克,川黃柏15克,青黛30克,生大黃30克,松花粉30克,枯礬9克。將前鮮女貞葉及地骨皮煎湯,放至溫熱後洗患處,洗後用毛巾吸乾水分,將後面5味藥共研成的極細粉搽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連續使用3-5天
發布於 2023-05-04 16:05
0評論
“奶癬”其實不是癬(真正的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而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其發生與嬰兒消化能力差,身體特異反應有關。這些嬰兒對某些物質如牛奶、魚、蝦、雞蛋、大豆等中的一些蛋白質,空氣灰塵中的蟎類、花粉、動物毛、化學纖維等,比一般孩子敏感。這類物質被孩子消化道或呼吸道吸收後,便可誘發“奶癬”。一般多發生於出生2~3個月的嬰兒,其發病率約為3%。到1~2歲時,症狀可明顯減輕或消退,極個別的可持續到成年。
發布於 2024-10-23 14:1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