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溼疹俗稱“奶癬”,是小兒最常見的皮膚病。好發於1~2個月嬰兒,也有少數5~6個月之後才發病的。通常見於較肥胖的嬰兒,病情時輕時重,反覆發作。大約兩歲左右可逐漸痊癒。
溼疹的皮膚損害表現在面部兩頰,初起時為潮紅斑片,伴有米粒大小的丘皰疹或丘疹,繼之破潰、糜爛、滲液、結痂,可累及頭皮,表現為黃色脂性痂皮或白色鱗屑。 可給溼疹患兒服用非那根糖漿或苯海拉明糖漿,也可與複方維生素B糖漿、維生素C等一起服用。局部可搽2.5%地塞米松冷霜、氧化鋅糊劑,冬季可加用10%魚肝軟膏或50%甘油。如果皮膚損害表現為化膿發炎,應使用紅黴素眼膏或其它抗生素軟膏。在使用時要搽得薄一些,每天搽3次為宜。
一些驗方也有效:綠豆、百合各30克,煮湯帶渣服食。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利水作用,百合性涼,味甘、微苦,有補虛清熱、寧心安神的作用。可清利溼熱。絲瓜30克,洗淨,加鹽,煮熟帶渣服用。絲瓜性涼,味甘,可清熱解毒。紅皮甘蔗(連皮去節)和鮮馬蹄各30克,煎湯代茶。綠豆30克,粳米50克,先煮綠豆,再加入粳米和糖,合煮成粥服用。取白扁豆30克、粳米50克,放在一起煮粥,放入少許砂糖,隨時服用,白扁豆性微溫,味甘,有健脾化飲食不當是引起溼疹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嬰幼兒本身是過敏體質,當吃了牛奶、魚、蝦、雞蛋等異性蛋白後,便引起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此外,一些嬰幼兒餵奶不規律(時間、數量),加輔食種類偏多,致使胃腸道功能紊亂而誘發溼疹。 建議你除了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外,還應該檢查飲食、餵養是否得當,周圍的環境對其是否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