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葡萄胎患者皆應囑告定期隨診,最好長期與醫院取得聯繫,更重要是在2內定期複查目的在於早期發現惡變,但有時也可能有殘存的水泡狀胎塊。應勸告患者至少在2年內採取有效避孕措施最初半年應每月複查一次。如發生不規則陰道流血、咯血頭痛或其他不適時,應立即到醫院檢查。
複查時除詢問月經是否正常外還應注意有無上述症狀。檢查時應注意子宮是否復理良好,陰道外陰有無紫藍色結節,胸透(最好胸部拍片)有陰影存在。
妊娠試驗在隨診中非常重要葡萄胎完全清除後,約60%以上患者30天內妊娠試驗轉陰性。超過40天仍為陽性者應高度懷疑惡變或仍殘存水泡狀胎塊。
妊娠試驗已轉陰複診中又轉陽者,如非妊娠,應高度懷疑惡變如原尿陽性,稀釋試驗已轉陰性,複診中稀釋試驗又轉陽性尤其是稀釋度增高者,亦應高度懷疑惡變。
葡萄胎術後須防惡變
葡萄胎是一種因妊娠引起的疾病。正常妊娠子宮腔內應是胎兒與胎盤,而葡萄胎患者的子宮內卻沒有胎兒與胎盤,而是充滿了無數大小不等的水泡狀組織,因這些水泡累成串,酷似葡萄而得名。絕大多數的葡萄胎是良性的,治療主要是通過刮宮術,清除宮腔內物。一些葡萄胎患者經刮宮治療後,便以為一切已經過去,可以高枕無憂了。若有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因為大約有10%~20%的患者術後有可能發生惡性變。
葡萄胎易惡變易轉移
葡萄胎惡性變的結果有兩種:侵蝕性葡萄胎(又稱惡性葡萄胎)與絨毛膜癌,兩者的臨床表現和治療相似,只是絨毛膜癌的惡性程度更高,更容易發生遠處轉移,且轉移的發生既早又廣泛。葡萄胎患者刮宮術後半個月中,陰道出血多可停止。若刮宮術後數月又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量多少不定,或刮宮術後半個多月陰道仍有出血,持續不止,在排除葡萄胎殘留後,應懷疑惡性變的可能。刮宮術後1~2個月,婦科檢查發現子宮仍未恢復正常大小,或子宮旁邊有包塊,且伴有腹痛者,應及時作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b超檢查,以明確有無發生惡性變。
葡萄胎惡變後容易轉移,最常見的轉移器官為肺,其次為陰道,腦轉移又次之。肺轉移者主要症狀為咳嗽、血痰、咯血及胸痛等。胸部x線攝片是最簡便易行的診斷方法,可在胸片上發現小結節狀陰影;稍晚,症灶可呈棉絮狀陰道轉移者,陰道壁上可發現紫藍色隆起的結節,轉移結節一旦破潰可發生大出血。腦轉移多繼發於肺轉移後,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早期瘤檢階段多表現為一過性的失誤、失明等症狀;以後進入腦瘤期,可出現頭痛、嘔吐、偏癱及昏迷等症狀,若未能及時控制病情,顱內壓持續升高,可引起腦疝而死亡。
刮宮術後的隨訪要堅持2年
葡萄胎刮宮治療後需隨訪的原因有:一是因葡萄胎術後發生惡性變的機會較大,二是一旦發生惡性變後,容易通過血液循環向遠處轉移,常常子宮病變的症狀尚未出現,卻已有遠處器官的轉移了。因此,葡萄胎刮宮術後定期隨訪,對早期發現惡變,及時接受治療,爭取較好的治療效果,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葡萄胎刮宮術後,應每週作一次hcg定量測量,直到降到正常水平。開始3個月應每週複查一次,此後3個月中,每半個月一次,以後每月一次應持續半年,每二年起改為每半年一次,共隨訪二年。隨訪中,除監測hcg外,還須注意有無陰道異常出血、咳嗽、咯血及轉移器官的相應症狀,進行婦科檢查、盆腔b超以及x線胸片檢查等。在隨訪的二年內,應堅持採取安全套或陰道融膜避孕,宮內節育器會引起子宮異常出血,易與術後惡性變引起的陰道出血相混淆;含有雌激素的避孕有促進滋養細胞生長的作用,故都不能採用。
高危患者預防性化療或減少惡變發生
由於葡萄胎是一種因妊娠引起的疾病,只要做好計劃生育,落實避孕措施,減少妊娠次數就可免患葡萄胎,尤其是40歲以上婦女儘可能不再妊娠,因為高齡妊娠不僅葡萄胎的發生率高,而且容易發生惡性變。
發生葡萄胎後要提防術後惡變。葡萄胎刮宮術後嚴密觀察hcg的變化是提防惡變的最主要的措施。刮宮術後12周以上,hcg持續高於正常水平,或曾一度降至正常水平後又迅速升高,在排除殘餘葡萄胎與再妊娠後,提示患者已處於惡性葡萄胎的早期階段,應及時給予化療。
預防葡萄胎術後惡性變,迄今尚無理想的辦法,但對有惡變傾向的高危患者預防性化療有可能減少惡變的發生。年齡大於40歲、子宮明顯大於經月份達到或超過5個月大小、hcg值異常升高大於105iu/l及家庭偏遠難以隨訪者,可採取預防性化療。預防性化療應於刮宮前2~3天開始。對刮宮術中發現葡萄胎以小水泡為主,或病理檢查發現滋養細胞高度增生,或伴有不典型增生者,或刮宮術後hcg下降到一定高值後,不再繼續下降者,可採取選擇性化療,也有減少惡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