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7-03 01:46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類型不同,新生兒黃疸的症狀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症狀表現為:

  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

  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黃疸比較輕,血中膽紅素濃度較低,不會影響小兒智力。

  病理性黃疸症狀表現為:

  小兒黃疸可能發生在生後24小時以內,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後又出現黃疸,或黃疸進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兒黃疸還會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現,比如核黃疸。發生時,小兒黃疸明顯加重,開始表現為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肌張力減退。如治療不及時隨後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部分患兒死於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

  以上就是新生兒黃疸症狀的介紹,要注意的是在新生兒出現黃疸時,家長可以喂葡萄糖水幫助退黃。黃疸較重時,應及時將患兒送往醫院治療,防止核黃疸的發生,避免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

嬰兒黃疸的症狀相關文章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兒跟早產兒的標準不盡相同,媽媽只要發現以下情況就要送醫院觀察了: 1、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之內就發現黃疸,是“早發性黃疸”。 2、黃疸指數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溶血型黃疸(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合)。 3、黃疸指數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續的時間太長,一般生理性黃疸持續的時間是7~10天,如果超過兩個星期就要注意了。
發布於 2023-07-03 01:39
0評論
新生兒黃疸 出生2-3天即可出現黃疸,10天左右達到高峰。病因是胎兒感受孕母溼熱之氣。治療宜用“去黃散”10克加梔子、鬱金、白朮、雞內金等7劑大部分痊癒。 陽黃 黃色如金,上身眼目盡黃,下身不黃;白天小便不暢,或痛或不痛,夜間正常;病因是輕微溼,治療宜用“去黃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黃芩等,數劑即愈。 熱黃 口大渴,多飲反覺不快,一身盡黃;眼目發黃色淡,小便急數疼痛,尿色如黃
發布於 2024-04-29 11:40
0評論
黃疸食療方(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諮詢醫生) (1)雞骨草煲紅棗:雞骨草60克,紅棗8枚,水煎代茶飲。適用於陽黃、急黃。 (2)溪黃草煲豬肝:溪黃草60克,豬肝50克,水煎服。適用於陽黃、急黃。 (3)丹參靈芝煲田雞:丹參30克,靈芝15克,田雞(青蛙)250克。將田雞去皮洗淨同煲湯,鹽調味飲湯食肉。適用於陰黃。 黃疸吃甚麼對身體好? 應吃營養價值高的牛奶、蛋、果汁、冰淇淋等食品,每次的次數要
發布於 2024-04-29 11:27
0評論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黃疸比較輕,血中膽紅素濃度較低,不會影響小兒智力。病理性黃疸對小兒智力有一定影響。如治療不及時隨後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黃疸就是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的皮膚、鞏膜黃染,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
發布於 2024-04-29 11:14
0評論
成年人黃疸和新生兒黃疸的症狀是有所不同的。成年人黃疸的症狀表現為,皮膚、鞏膜、尿液、痰、汗液和淚液都會變黃,大便顏色也會有所改變,但唾液一般不會變色。並且常常會伴有腹脹、腹痛、厭食、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兩種黃疸都會出現皮膚、黏膜、白眼球發黃的症狀,而發病時間和持續時間是區分兩者的主要因素。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寶寶的一種正常現象,症狀表現為在寶寶出
發布於 2023-03-27 20:02
0評論
1,皮膚,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唾液一般不變色. 2,尿和糞的色澤改變. 3,消化道症狀,常有腹脹,腹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洩或便秘等症狀. 4,膽鹽血癥的表現,主要症狀有:皮膚瘙癢,心動過緩,腹脹,脂肪洩,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頭痛等.
發布於 2023-04-12 02:14
0評論
一、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期的一種正常的生理過程,表現為:   1、出生後3~4天出現,4~6天最重;   2、足月兒在1~2周內消退;   3、新生兒一般情況正常,無其他臨床症狀。生理性黃疸對新生兒的生長髮育沒有影響,不需處理。   二、病理性黃疸   屬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考慮為病理性黃疸:出現過早;程度過重;持續時間長,或退而復現,或進行性加重;伴有發熱,精神不好,食慾不振,睡眠不
發布於 2022-10-23 16:07
0評論
1.尿黃如茶:黃疸型肝炎患者都有尿黃的症狀。初起尿色淡黃,逐日加深,濃如茶色或豆油狀;繼而皮膚及鞏膜發黃。尿色加深的原因是由於肝炎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影響膽紅素的代謝,使膽紅素進入血液增多導致。 2.肝區疼痛:名為黃疸型肝炎,一定會使肝臟受損。疼痛的位置為右上腹。出現肝區疼痛這種黃疸型肝炎的症狀的原因是由於肝炎病毒引起肝臟腫大,使肝被膜張力增大及炎症波及肝臟韌帶及其周圍的紐織導致。 3.發熱:當
發布於 2023-03-10 16:31
0評論
黃疸的症狀與表現為:皮膚與粘膜呈發黃,鞏膜(白眼珠)發黃,小便發黃等。除黃疸外,伴有其他異常情況,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動,少吃或體溫不穩定等。化驗檢查血膽紅素增高。家長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嬰兒皮膚是否有黃染。皮膚黃染的程度一般為: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為重度黃疸
發布於 2023-06-26 03:14
0評論
黃疸症狀:如何辨新生兒黃疸 若孩子一出生即有黃疸,並且迅速加深,但口唇粘膜卻很蒼白,呼吸心跳都特別急促,這是由於母子血液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癥,需急速送醫院搶救。生後一週或數週後出現黃疸,進行性或間歇性加深,伴有發熱,面色青灰,不吃奶、噁心、嘔吐等中毒症狀,可能身體某一部分有細菌感染,得了新生兒敗血症。 初生時無黃疸,生後1—2周或更長一些時間出現黃疸,進行性加深,吃奶尚好,如初生幾天大便還呈
發布於 2023-03-08 20:1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