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提起菊花,不得不想到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意境那是相當悠遠,展示“斜頸”患者身殘志堅的生活。而更牛逼的是那首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電影《黃金甲》裡有周杰倫,他代表作是《菊花臺》,也體現出口齒不清的獨有情趣。這好像是個圍繞菊花的勵志圈啊,但菊花的圈還不止於此。今年激烈的世界盃,我們看到了世界水平的拼搏,也看到了馬斯切拉諾勵志後的痛苦表情,世界悲的菊花傷源自肛裂製造。?
肛裂源自敏感
肛裂為何如此剛烈?肛腸病咋就那麼遭罪?咋就那麼疼呢?得先從神經談起。肛門的神經是要劃分勢力範圍的,解剖書籍明確記載:齒狀線以上的神經是內臟神經,沒有明顯痛覺;齒狀線以下的神經是軀體神經,痛覺靈敏。所以肛裂、外痔都會痛得很剛烈,肛門區域的手術也是痛入骨髓,因為這些部位的神經非常敏感。甚麼叫敏感?剛要發帖子,就被和諧了,因為有“敏感詞”。
幾乎基本每次值班都會碰到肛周膿腫的病人,規範的表示是“直腸肛管周圍膿腫”,那也真叫一個揪心的疼。啥叫如坐針氈?啥叫坐臥不寧?怎一個“疼”字了得。甚麼久經考驗不管用,到頭來,這病才是最終考驗。還沒見過能挺住的漢子,哪怕話說得再剛烈。一個簡單的切開引流,得咬碎幾口金牙,但這還不算完呢。若是合併了肛瘻等疾病,還有二進宮的手術和治療在等著你咧。
環境決定出身
“方寸之地,大有作為”,這是上學時肛腸外科王老師的“宣傳口號”。多年之後,我依然記憶猶新。肛腸疾患的發病率高,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疾病涵蓋十分廣泛,大到腫瘤、畸形,中到便秘、肛瘻,小到痔瘡、肛裂,還有各種少見的外傷。若要想診斷和治療得遊刃有餘,這需要相當的臨床經驗和醫學功夫。小小的菊花真是簡約而不簡單!
肛腸科也是外科系統裡公認的“髒亂差”,胃腸外科緊隨其後,而泌尿外科可位居第三。為啥?自己去衛生間面壁想想就知道了。同為消化道成員,口腔位居上游高位,自然是人所共敬。口腔診所遍地開,即便成了你家鄰居,也不會覺得不妥。又有誰願意和肛腸診所成了“好鄰居”呢?因為“髒亂差”,所以“高發病”。即便是手術之後,也還需要換藥以保持局部清潔,但換藥關也是令很多肛腸病患者不堪回首,“疼”就一個字,“喊”可以無數次。
鎮痛永無止境
需求是發展最好的動力。因為疼,所以疼,不疼了也就舒坦了。持續而劇烈的疼痛嚴重考驗的不僅僅是意志,也將深深的減緩患者術後康復速度,降低生活質量。止疼的需求催生了對於肛腸手術鎮痛的研究,醫學家們希望找到安全、簡單、併發症少、痛苦小的方法。籠統的說,鎮痛方法大致有這麼幾種:藥物鎮痛、注射鎮痛、自控鎮痛、針灸鎮痛。若想細說,大概可以寫本一千零一夜。
藥物鎮痛全靠吃藥,屬於最原始的方法,一般適合術後輕中度疼痛。如果你咬牙能挺住疼痛,那再吃上點止痛藥就更沒問題了,疼痛便來得沒有往常那麼劇烈了。注射鎮痛相當於長效的局部麻醉而已。自控鎮痛還有點高大上的意味的,現在使用比較普遍,缺點就是炒菜價格率為昂貴。針灸為代表的傳統鎮痛,也有自己的絕活,最大的缺點是療效不可複製。綜合來看,自控鎮痛比較理想。醫學在不斷髮展,肛腸外科專家在不懈追求,沒有最好的止痛方法,只有合適的鎮痛手段。
結語:
城市的整潔離不開環衛工人辛勤勞動,肛門局部衛生也同樣需要清潔和保持。肛腸疾病重在預防,需要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吃麻辣,多吃果蔬;久坐久立,提肛運氣;定時出恭,預防便秘;便後清洗,堅持如一。另外贈送一句秘傳心法――珍愛生命,保護菊花。
菊花傷,痛難當!誰痛,誰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