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作為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和成功因素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甚至延伸到早教領域。“望子成龍”的父母們迫切需求兒童情商培養又不知道如何教育,可是這樣卻往往容易落入商家的廣告圈套。
為了給孩子選擇正確、合適的情商教育,專家提醒父母警惕以下誤區:
1、首先,情商教育與智商教育密切結合,缺一不可。
如果說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觀察能力、計算能力、律動的能力等。那麼情商主要反映一個人感受、理解、運用、表達、控制和調節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處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情感關係的能力。
智商與情商密切結合,共同構成兒童快樂成長和未來成功的基石。寶寶只有具備了語言、思維和基本的關係認知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同齡夥伴交往中培養人際關係能力,學會認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離開智商談情商或者離開情商談智商都是謬誤,尤其在早期教育階段更應該以綜合培養為主,切莫從智商教育的極端走向情商教育的極端。
2、其次,情商教育應遠離單純的行為模仿,讓兒童在真實的生活中體驗並提高。
由於0-6歲的兒童在語言、思維、社會認知等方面還處在不斷髮展的階段,很難構建心理和行為的一致性關係。單純的情商培養體系容易讓兒童陷入行為模仿和習慣性反應,而沒有從心理上認同。
比如一個2歲的寶寶在情商課堂上學習“分享”,他在教師、父母的指導下把蛋糕分給其他小朋友,但是她不明白為甚麼也無法用語言與其他小朋友溝通,那麼“分享”對他而言就是一種具體的行為,不是從內心體驗到喜悅感和認同感。情商教育要充分尊重兒童的自主性,與語言、思維等課程相結合,切莫陷入灌輸式傳授。
3、最後,情商教育的最佳年齡是4-6歲。情商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情緒、情感。
無論是自我情緒的感受、表達、調控,還是自己與他人情感關係的維繫,都需要在兒童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社會關係認知的基礎上。
寶寶還不能用語言熟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又如何調控自我的情緒,到頭來自信、快樂只能流於表面,成為單純的行為模仿。0-3歲的兒童,需要從音樂、語言、思維等各個層面進行綜合性培養,促進身心健康和綜合智能發展。
等寶寶具備一定的語言、思維和社會認知能力的時候,一般在4-6歲,通過適當的情商課程,才能引導寶寶正確認識情緒、管理情緒、自我激勵、用社會性手段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