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小兒腎病綜合徵感染髮生率較高,與體內免疫抑制因子異常、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降低、長期應用激素致免疫功能低下有關。經多年臨床觀察發現,腎綜患兒治療過程中1次感染者佔56%,2次以上感染者佔24%。受感染的患兒幾乎都有腎病加重或病情反覆,表明預防及控制感染十分重要。感染髮生時,應及時應用敏感、強效、無腎毒性的抗生素治療,並加強支持療法。
二、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腎綜患兒常見低鈉、低鈣、低鉀,其中低鈉血癥發生率尤高。當水腫加重,並有疲倦、嗜睡和血壓降低的症狀時,應注意存在低鈉血癥的可能性。當浮腫明顯時,需低鹽飲食並應用利尿劑;當輕度浮腫時,因激素本身的作用不主張再用利尿劑,而應用健脾利水的中藥,既達到利水目的,又預防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三、血液高凝狀態:腎綜患兒由於高脂血症,抗凝血酶不足,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升高,應用激素、利尿劑等,導致血液呈高凝狀態,易發生動靜脈栓塞,腦、肺和心肌梗塞,亦使腎功能下降。疾病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忽略,應注意監測凝血酶原時間,出、凝血時間等,及早診治預防。
四、關注腎功能變化:腎綜患兒在起病初期和復發時,可能出現肌酐清除率暫時偏低,尿素氮、肌酐暫時升高,經2次以上覆查仍異常明顯,應考慮腎功能受損,須控制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量。搭配氨基酸及低磷飲食可減輕腎小球的高灌注、高壓、高濾過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