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微量元素主要檢查鈣、鐵、鋅、銅、鎂和血鉛的含量。當家長拿到寶寶微量元素的檢測報告,通常會比較關注兩組數據。一組是孩子身體含有的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另一組是這些微量元素是不是在正常參考值範圍內。其實,家長不但要關注寶寶檢測的數值是不是在正常範圍內,更要注意它們是否在正常範圍值的中間位置,這樣才能清楚寶寶的需求,孩子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長。
1.鈣
它佔血液成分的1%,卻佔骨骼中的99%。當身體中缺乏鈣時,血液就會吸收骨骼中的鈣,以此來維持血液中的鈣濃度均衡。所以,父母看到寶寶的血液中鈣的成分值標準,並不意味著寶寶不缺鈣。家長日常還需要多注意寶寶是否有煩躁、夜驚、多汗等症狀。此外,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在檢測孩子體內鈣含量的同時還需要檢查骨密度、鹼性磷酸酶以及25羥維生素D等其他指標,來綜合判定孩子是否有缺鈣現象。
2.鐵
寶寶到了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需要充足的鐵來造血與輸送氧氣。一旦身體中含有的鐵比正常值的中間值還低,寶寶可能會有面色差、容易疲勞、頭部發昏、沒有胃口、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等症狀,尤其集中於幼兒六個月到兩歲之間。家長需注意,寶寶在出現貧血前,身體就會因為缺乏鐵,而已經影響了多種機體功能。
3.鋅
鋅的數值也非常值得父母注意,缺乏鋅會引起鋅缺乏症,但是吸收太多會出現鋅中毒。同時,鋅還對核酸、蛋白質、糖和骨鈣的代謝有一定的影響,此外鋅對寶寶的身體發育、各組織的修復以及保持正常的味覺等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寶寶體內含有的鋅要維持在正常範圍值的中間以上,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的健康茁壯成長。
4.銅
食物過於單一是造成體內銅元素缺乏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注意食物的多樣性,防止體內銅元素的缺乏。但是家長也要注意控制寶寶體內的銅含量,如果數值超過正常範圍,那麼也會干擾到寶寶吸收鈣鐵等其他元素。因此,保持在正常值的中間就可以了。
5.鉛
鉛會損傷人體的神經系統,會讓寶寶容易發脾氣、會暴躁、不能集中注意力等,也會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及造血,甚至還會對寶寶的腎臟以及心臟造成不好的影響,也會干擾寶寶智力發展。一般來說,寶寶越小體內含有的鉛的量應該越少。家長要注意,正常幼兒關於鉛的檢查值低於50ug/L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