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9-01 18:24

  出汗多有生理和病理之分,如天氣炎熱和大運動量時的出汗多屬生理現象。

  病理原因的出汗多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盜汗,發生在夜間睡眠時不自覺出汗。另一種是自汗,發生在白天,不因勞動、穿衣厚或炎熱而汗自出,或稍微運動則大汗淋漓。

  自汗的原因主要是身體虛弱或患大病之後。中醫認為是“肺氣不足、衛陽不固”所致。治療應以“補肺益氣、固表養陰”為原則。可選服補中益氣丸、生脈飲以培土生金、益氣斂汗,或嚼服西洋參、人參等,也可選生脈散和玉屏風丸加減運用。

  汗腺分泌與運動強度有密切關係:一般規律是,運動強度越大,排汗量越多。因為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肌肉活動更劇烈,產熱量更多,為了保持正常體溫,人體必須通過增加排汗量才能把多餘的熱量散發出來,因此,運動強度越大,排汗量必然增多。

  出汗多少首先與個體差異有關:大家知道,汗液來自於汗腺的分泌,而汗腺的數量是極多的。數以百萬計的汗腺,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小汗腺,它們廣泛地分佈於全身的皮膚下面,平均每平方釐米約有300個,全身共約230萬個。當運動或外界環境溫度升高時,人體主要靠這種汗腺排汗,生理學家將這種排汗叫溫熱性發汗。另一類為大汗腺,分佈在腋窩,乳頭、外陰等部位的皮下。當人受到驚嚇、興奮或羞辱時,主要是這種腺體排汗,生理學家將這種排汗叫神經性發汗。生理學研究發現,小腺體和大腺體的數量,不僅有性別差異,而且還有個體差異。因此,在同樣條件下,有人出汗多,有人則出汗較少。另外,個體差異還表現在體液多少上。有些人體液較多,運動時出汗就多;有些人體液較少,運動時出汗就少。體液的多少常取決於體脂的含量,因為脂肪組織中含水量比較少,所以胖人的體液相對比瘦人少。儘管運動時胖人出汗多,但耐受水分丟失的能力卻比較差,也就是說,運動時間不長,胖子就會因水鹽代謝失調而過早出現疲勞。運動前是否飲水對體液也有影響,如果運動前大量飲水,也會因體液增多而增加出汗量。

  所以,出汗多少是因人而異的,不必擔心。

  運動時大量出汗是正常現象

  出汗是人體因為周遭環境溫度上升,為了不使肌體溫度過高而出現問題,人體皮膚下邊的汗腺分泌體液,使其蒸發帶走體內過高的溫度,從而保持體溫正常的一種方式。

  夏天氣溫高,從而影響人體內外部體溫過高,器髒處於過高的溫度中容易水腫,危機生命。因此夏天,人體會分泌大量的體液以保持體溫的正常。而有些人出汗多出汗少又跟很多原因有關。比如肥胖。體內脂肪,就像是保暖用的海綿,有很強的保溫作用。而人體因為運動,也產生大量的熱量,肌體內的脂肪正好阻礙了這些熱量的散發。而身體為了儘快散熱,所以採取大量出汗的方法散熱。而偏瘦的人則不用這樣。

  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缺鈣。不少人都知道,汗液中含有較多的氯化鈉,出汗多應當補充食鹽,但對出汗後應當補充鈣卻有所忽略。

  據研究,每1000毫升汗液中含鈣1毫克當量,在平時,每天由汗液中丟失鈣僅15毫克並不十分重要,但在夏季高溫環境下勞作的人員,每小時從汗液中丟失鈣在100毫克以上,這個量幾乎佔總鈣排出量的30%,很容易導致低鈣血癥,表現為病人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長期鈣缺乏會導致成人患軟骨病,易骨折,以及經常腰背和腿部疼痛。

  為了防止出汗後低血鈣,高溫作業者應當在生活中攝取足夠的鈣,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乳製品、綠葉蔬菜、魚類、海產 品等食物。維生素D有促進鈣質吸收作用,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有魚肝油、動物肝臟、蛋黃等。增加日光照射也可提高體內維生素D含量。

  總之,夏天的時候,多運動運動,增強體質,就可以避免體虛多汗。

出汗多的原因相關文章
概述 這個症狀和我一個朋友的爸爸症狀很像,他已經糖尿病三年了,血糖控制的不太好,吃飯吃的多,也不經常按時吃藥,降糖藥忙起來的時候就忘記吃了。這兩天聽我朋友說他爸爸晚上睡覺的時候腿部會出現出汗,身體的其他部位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時間也不長,就是晚上剛剛躺下以後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就是大腿根部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然後也沒有其他不適感 步驟/方法: 1、 出現大汗淋漓或者出現出汗異常時,可能是因為身
發布於 2024-06-01 15:45
0評論
出汗多是甚麼原因 1、額汗 出汗侷限於頭額部,甚至汗如蒸汽,故有蒸籠頭的俗稱,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外感六淫,臟腑內傷者,均可引起頭額汗。 2、冷汗 每當人在生病、受驚嚇或心緒格外緊張、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時會不斷地排出大量淡而無味的汗,觸之發涼,出汗後常常有“心有餘悸”之感。 3、手足汗 中醫認為脾主四肢,凡脾胃溼熱內蒸不宣、血虛、陽虧、中陽不足,均可導致手足多汗。 4、鼻汗 在情緒激
發布於 2024-06-09 08:34
0評論
出汗多有生理和病理之分,如天氣炎熱和大運動量時的出汗多屬生理現象。 病理原因的出汗多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盜汗,發生在夜間睡眠時不自覺出汗。另一種是自汗,發生在白天,不因勞動、穿衣厚或炎熱而汗自出,或稍微運動則大汗淋漓。 自汗的原因主要是身體虛弱或患大病之後。中醫認為是“肺氣不足、衛陽不固”所致。治療應以“補肺益氣、固表養陰”為原則。可選服補中益氣丸、生脈飲以培土生金、益氣斂汗,或嚼服西洋參、人
發布於 2024-09-16 11:34
0評論
寶寶睡覺出汗多是很常見的,但如果出汗過多,就可能意味著有甚麼地方不對頭。寶寶睡覺出汗過多的一個可能性是缺鈣。缺鈣在醫學上稱為“佝僂病”,表現之一就是出汗多。如果是缺鈣導致你的寶寶出汗多,那麼他很可能睡覺也不踏實。 有些活潑好動的孩子,白天運動量大,產生的熱量多,機體沒有能力將多餘的熱量通過出汗散發出去,熱量積聚在寶寶體內,寶寶晚間體溫可達38℃左右。寶寶入睡後,產生的熱量減少,交感神經敏感性減弱
發布於 2023-05-03 16:33
0評論
嬰幼兒期由於新陳代謝旺盛,加上小兒活潑好動,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後也不得安寧,所以入睡後頭部也可出汗。所謂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長往往習慣於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喜歡給寶寶多蓋被,捂得嚴嚴實實。孩子因為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而且又處於生長髮育時期,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再加上過熱的刺激,只有通過出汗,以蒸發體內的熱量,來調節正常的
發布於 2022-12-20 07:14
0評論
出汗多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常見現象。一方面是由於嬰幼兒正處於生長髮育的快速階段,身體的新陳代謝要比大人旺盛,但有時出汗多卻是由於身體內存在的某些疾病引起,所以,醫學上有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之分。 1、生理性出汗 嬰幼兒正處於生長髮育的快速階段,身體的新陳代謝要比大人旺盛,又總是不停地活動著,加之皮膚中的水分含量多,微血管分佈廣泛,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身體對冷熱的調節能力較差,一旦受到環境刺激或興奮
發布於 2023-10-05 22:42
0評論
中醫將上述症狀統稱為汗證,分為自汗和盜汗。不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白晝時時汗出,且動則加重的稱為自汗;睡時出汗,醒來汗止的稱為盜汗。中醫認為自汗、盜汗均為陰陽失調、膜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洩的病證,根據病因、病機不同,可將汗證分為四種類型: 一、肺衛不固:汗出惡風,稍勞尤甚,易於感冒,體倦乏力,面色少華,脈細弱,苔薄白。治法:益氣固表,方用玉屏風散加味或用中成藥玉屏風散丸劑。 二、營衛不和:汗出惡風,
發布於 2024-08-20 18:38
0評論
出汗多有生理和病理之分,如天氣炎熱和大運動量時的出汗多屬生理現象.病理原因的出汗多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盜汗,發生在夜間睡眠時不自覺出汗.另一種是自汗,發生在白天,不因勞動,穿衣厚或炎熱而汗自出,或稍微運動則大汗淋漓.自汗的原因主要是身體虛弱或患大病之後.中醫認為是“肺氣不足,衛陽不固”所致.治療應以“補肺益氣,固表養陰”為原則.可選服補中益氣丸,生脈飲以培土生金,益氣斂汗,或嚼服西洋參,人參等
發布於 2022-12-20 07:07
0評論
出汗是機體調節體溫的一種方式,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有的人汗多些,有的汗少些,均屬於正常範圍。但有些人平時出汗太多,衣服總是滲著鹽漬,這就要引起注意了,有些多汗的人到醫院一檢查,才知道已經患上了內分泌疾病。 一般來說,疾病造成的出汗都會有相應疾病的一些症狀,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會多飲、多吃、脾氣暴躁,還有心慌、手抖等症狀;而發汗時伴有頭暈、心慌,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出汗的時候血壓比較高,合併
發布於 2024-06-09 08:41
0評論
天熱出汗多,大家都知道出汗多應當多補充食鹽,可對出汗後應當補充鈣質卻不太注意。 一般情況下,每天由汗液中丟失的鈣僅15毫克,這對人體來說無關緊要,可在高溫環境下勞作的人員,每小時從汗液中丟失的鈣要在100毫克以上,這就不可忽視了,因為這個量幾乎佔鈣總排出量的30%,很容易導致低鈣血癥,導致患者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長期鈣缺乏還會導致成人患軟骨病,易骨折,及經常腰背和腿部疼痛。 所以,在夏季出汗多的
發布於 2024-11-22 15:3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