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將上述症狀統稱為汗證,分為自汗和盜汗。不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白晝時時汗出,且動則加重的稱為自汗;睡時出汗,醒來汗止的稱為盜汗。中醫認為自汗、盜汗均為陰陽失調、膜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洩的病證,根據病因、病機不同,可將汗證分為四種類型:
一、肺衛不固:汗出惡風,稍勞尤甚,易於感冒,體倦乏力,面色少華,脈細弱,苔薄白。治法:益氣固表,方用玉屏風散加味或用中成藥玉屏風散丸劑。
二、營衛不和:汗出惡風,周身酸楚,時寒時熱,或表現半身、某局部出汗,脈緩,苔薄白。治宜調和營衛。方用桔枝湯加味。
三、陰虛火旺:夜寐盜汗,或有自汗,五心煩熱,或兼午後潮熱,兩顴色紅,口渴,舌紅少苔,脈細弱。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當歸六黃湯。中成藥有知柏地黃九、坤寶丸、大補陰丸及更年安膠囊等。需要說明的是:更年安膠囊顧明思義是治療更年期綜合徵的,但它具有滋陰潛陽,除煩安神之功效,故只要有潮熱汗出、眩暈耳鳴、煩躁失眠、舌紅少苔等陰虛陽亢之症,則不分年齡均可用之。
四、邪熱鬱蒸:蒸蒸汗出,汗液黏或衣服黃染,面赤煩躁,口苦,小便色黃,舌苔薄黃,脈象弦數。治法:清肝洩熱,化溼和營。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或用中成藥龍膽瀉肝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