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正處於生長髮育時期,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免疫機制亦不健全,因而對藥物也具有特殊反應,所以用藥需更確切、及時,需要清楚地瞭解藥品的不良反應及兒童禁用的藥物,而對於皮膚科用藥的注意事項,可以從皮膚外用藥、抗組胺藥物、抗感染藥物等方面進行分析。
1、皮膚外用藥:兒童皮膚角質層薄,藥物經皮膚吸收較成人迅速廣泛,尤其在皮膚有炎症或破損時吸收更多,易引起不良反應,局部外用藥時,除遵循一般外用藥原則,兒童用藥還需注意局部外用藥面積不宜過大,而且兒童皮膚比成人薄嫩,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故藥物吸收較成人為多。
在臨床上儘量選擇溫和、無刺激性的外用藥,不宜使用刺激性很強的藥物,以免皮膚髮生水皰、脫皮,如必須使用,應從低濃度開始,出現刺激症狀需立即停藥,家長還需防止兒童將藥物揉入眼中或吃入口中。
2、抗組胺藥物:由於兒童血腦屏障發育尚未成熟,通透性較高,腦脊液中藥物濃度相對更高,而兒童使用抗組胺藥物時,藥物會輕易通過血腦屏障,常引起睏倦、鎮靜、嗜睡、口乾、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臨床已較少給兒童使用,目前新一代抗組胺藥物在治療兒童常見過敏性疾病,緩解臨床症狀方面有確切效果,其在兒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認可,如西替偽麻緩釋片、鹽酸左西替利嗪片等。
3、抗感染藥物:兒童應根據病情輕重,待細菌培養及藥敏結果後有針對性地選用抗感染藥物,儘量選擇窄譜抗生素,以應用一種抗感染藥物為宜,由於兒童相對代謝快,給藥間隙不宜過長,給藥量應按體重及體表面積計算,需要注意的是喹諾酮類抗生素,對於18歲以下的人群來說屬於禁用藥。
除上述常見藥物外,還存在糖皮質激素藥物等,由於兒童皮膚薄嫩,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所以選擇糖皮質激素時應根據兒童皮膚病性質、皮損類型等因素選擇不同濃度、不同強弱類型的糖皮質激素藥物,以減少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