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趙獻可《醫貫》:“自世之補陰者,率用知柏反戕脾胃,多致不起,不能無憾,故特表而出之。”
補陰的醫生都應該知道去火的藥物中知母、黃柏會克伐元氣,後患嚴重,所以特意提醒。
中國中醫科學院有個老中醫,經常接治婦科男科不育不孕病人,他辦公桌的玻璃板下壓的都是孩子照片,那些都是經他治療後生下孩子的患者送來的,是他的成果。他每次給年輕人開黃柏、知母時都會遲疑一下,因為這兩個藥入腎經,他擔心過分地洩腎的“相火”,會給年輕人帶來副作用,使他們失去正常的性慾。
不同的中藥有不同的經絡歸屬:黃柏、知母入腎經,治中醫所說的腎的問題;黃連入心經,治中醫所說的心的問題;黃芩入肺經,當歸入肝經;黃芪、大黃入脾經。不同的歸經就是藥物治療時的不同定位,藥物對自己所入經的疾病治療起來更對症,效果更好。
同樣是去火,心火盛時用黃連就比大黃對症,牛黃清心丸吃了就不會腹瀉,因為藥裡沒有入脾胃經的大黃;肺火盛時,用黃芩就比黃連對症,黃連上清丸雖然說是清上,肺和胃都屬於上,但治肺火盛的咳嗽就不得力,更適合的是胃火盛的口瘡。同樣,腎陰虛導致的“相火妄動”時也可能長口瘡,用黃柏就比黃芩、黃連對症,吃知柏地黃丸就比吃牛黃清心丸好。
中醫去“賊火”,降“相火”的同時也很珍惜人體的正常之火,懂得投鼠忌器。特別是開去火藥時,忌諱苦寒性質藥物,使用入腎經的黃柏、知母更是注意,因為中醫的腎和生殖、性有直接關係。
從西醫理論說,入腎經的去火藥,比如黃柏、知母,確實會影響人體的下丘腦(性腺)這個內分泌軸的功能,從而影響人的性慾。慾望也是一種火,但是正常之火,是用元陽做基礎的。火去得太狠,就傷到元陽了,人就沒慾望了。
比如“甲低”(甲狀腺功能低下)病人,別說性慾,其所有的慾望都處於淡漠消極狀態,對甚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因為甲狀腺素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激動作用,有點像興奮劑,可以助長人體火力。甲狀腺激素分泌低時,人就不興奮了,就會火力不足,所以“甲低”病人的體溫會低,其表情淡漠是慾望淡漠的外在表現。
中醫對去火藥很講究,稱“中病即止”,就是病好了馬上停藥,不為別的,就是怕傷人體珍貴的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