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陰,潤燥,除煩,止渴,治熱病陰傷,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飢,小便頻數,頭昏眩暈,內熱消渴,筋脈攣痛。
名家論述
①《本經》: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顏色,潤澤。
②《別錄》:主心腹結氣虛熱,溼毒腰痛,莖中寒,及目痛眥爛淚出。
③《藥性論》:主時疾寒熱,內補不足,去虛勞客熱,頭痛不安。
④《本草拾遺》:主聰明,調血氣,令人強壯。
⑤《四聲本草》:補中益氣。
⑥《日華子本草》:除煩悶,止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天行熱狂。
⑦《滇南本草》:補氣血,補中健脾。
⑧《綱目》: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失精,一切虛損。
⑨《廣西中藥志》:養陰清肺潤燥。治陰虛,多汗,燥咳,肺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