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土壤要求排水良好、肥沃。棕櫚根系較淺,無主根,種時不宜過深,栽後穴面要保持盤子狀。棕櫚幼年階段生長十分緩慢,且要求適當的廕庇。其莖長出土壤表面約需3~5年,形成掌狀有皺摺的正常葉片要3~4年,投產時間要在8年以上,而此時櫚樹高度僅1.3~1.5米這樣緩慢的生長過程,在裸露地無廕庇的條件下尤為明顯。同一土壤和品種,在為全光照1/4~1/5的光強下比1/2的光強生長旺盛。投產前,年生長過程的特點表現為生長期,生長量小,速生期不夠明顯。在幼年階段,棕櫚的這一特性在品種之間基本上是一致的。為了加快棕櫚的生長,在整個幼年階段需要進行較長的持續管理。特別是當年新葉生長的5~9月,由於棕櫚高、徑生長几乎是同期進行,初期生長主要依靠前期積累的光合產物的供給。[2]
採種貯存
從15~40年生的壯年樹上採種,幼齡樹和老齡樹上的種子不宜採用。要在11~12月間,棕樹種實已完全成熟、呈灰揭色時採收。種實除去小枝梗後, 放在室內, 鋪12~15釐米厚, 攤晾15天左右,即可播種。若待春播應將種子與溼沙混合, 攤放室內,上蓋一層稻草,保溼貯存。
整地播種
做苗圃的地應選擇靠近水源、不易受旱受澇、較肥沃的沙壤土或粘壤土。一般每7平方米施腐熟的人糞尿8~10擔、過磷酸鈣20千克,耕翻後,做成寬1.4米的畦,整碎畦面土塊,即可播種。播前要將種子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48~64小時,擦去果皮和種子外的蠟質,洗淨播種。由於棕樹種子的發芽率一般只有40%左右,故要播足種子,每667平方米播種50~60千克。條播,條距20~25釐米。播後用灰糞和細碎肥沃的土雜糞混合後蓋種,不可覆蓋過厚,以2~2.5釐米為度。然後上蓋一層稻(麥)草,以防土壤乾燥板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