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10-24 13:05

  行血通經,催生下乳,消腫斂瘡。治婦女經閉,乳汁不通,難產,血淋,癰腫,金瘡出血。

  通經下乳:用於經閉及乳汁不下。王不留行治乳汁多而不通;如乳汁少之虛證,則需配用補益氣血之藥。

  活血消腫:用於瘀血腫塊及瘡癰腫毒。

  ①《本經》:"主金瘡,止血逐痛,出刺,除風痺內寒。"

  ②《別錄》:"止心煩鼻衄,癰疽惡瘡,瘻乳,婦人難產。"

  ③《藥性論》:"治風毒,通血脈。"

  ④《日華子本草》:"治發背,遊風,風疹,婦人血經不勻及難產。"

  ⑤《珍珠囊》:"妳子導引,利瘡瘍,主治痢。"

  ⑥《綱目》:"利小便。"

  ⑦《本草從新》:"治疔瘡。"

中藥王不留行功能主治相關文章
肝氣鬱滯而致乳汁不通,乳房脹痛者,王不留行可與穿山甲、瞿麥等配伍。痛經、經閉由肝氣鬱滯所致者,王不留行可與香附、鬱金等配伍,以使氣行血活。小便不利,淋瀝澀痛者,王不留行可與石韋、滑石、瞿麥等配伍。 1、鼻血不止:王不留行連莖、葉陰乾,煎成濃汁溫服。 2、癰疽諸瘡: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兩,蛇床子、牡荊子、苦竹葉、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頭號半,煮取一斗,多次洗患處。此方名“王不留
發布於 2023-10-24 13:12
0評論
(1)該品粉末淡灰褐色。種皮表皮細胞紅棕色或黃棕色,表面觀多角形或長多角形,直徑50~120μm,垂周壁增厚,星角狀或深波狀彎曲。種皮內表皮細胞淡黃棕色,表面觀類方形、類長方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呈緊密的連珠狀增厚,表面可見網狀增厚紋理。胚乳細胞多角形、類方形或類長方形,胞腔內充滿澱粉粒及糊粉粒。子葉細胞含有脂肪油滴。 (2)取該品粉末1.5g,加甲醇20ml,加熱迴流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蒸乾
發布於 2023-10-24 13:18
0評論
【王不留行燉豬蹄】 材料:王不留行30克、茜草15克、紅牛膝15克、豬蹄250克。 做法:上述藥物與豬蹄共燉至豬蹄爛熟即可。每天吃2次,五天為一個療程。 功效:月經不調、色暗多淤塊、錯後量少。 【王不留行芪肝湯】 材料:王不留行10克、黃芪50克、豬肝500克、精鹽少許、蔥、姜、黃酒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肝去筋後洗淨切片,加入少許菱粉、黃酒、細鹽拌勻 2、起油鍋,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豬肝煸炒
發布於 2023-10-24 13:25
0評論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陽明衝任之藥。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婦人服了乳長流’之語,可見其性行而不住也。”王不留行入藥歷史悠久,在西晉時期起,民間就有使用者,並在古代戰場上作為救死扶傷的良藥。在這方面,還有兩個傳說呢。 傳說之一:是西晉文學家左思在結婚後不久,生下長女惠芳。不料妻子產後乳汁不下,嬰兒餓得哇哇直叫,左思夫婦心中十分著急。左思外出尋求催乳良方時,忽然聽到一陣優
發布於 2023-10-24 13:32
0評論
【功能主治】 補肝腎,益精髓,明目。治腰膝痠痛,遺精,消渴,尿有餘瀝,目暗。 (1)補肝腎:本品為補腎縮尿,止遺精之常用藥。用於肝腎不足之腰膝痠痛、陽痿、遺精。本品性柔潤,平補肝腎而不燥。 (2)安胎:用於體弱易於流產者,常配桑寄生、續斷。 ①《本經》:"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人,久服明目。" ②《雷公炮炙論》:"補人衛氣,助人筋脈。" ③《別錄》:&#3
發布於 2023-09-15 07:36
0評論
疏風清熱,消腫解毒。治感冒頭痛,咽喉腫痛,黃疸。百日咳,小兒驚風,跌打損傷,癰腫發背,鵝掌風。 ①《植物名實圖考》:"洗腫毒。" ②《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治蛇傷,痧氣,瘡腫。" ③《湖南藥物志》:"疏風解毒,退熱行血,消腫止痛。" ④《閩東本草》:"發汗解表。治寒熱往來,外感風寒,頭身疼痛。" ⑤《廣東中藥》:"破
發布於 2023-10-15 15:14
0評論
熱病驚狂、小兒驚風、咳喘、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小便不通、風溼關節疼痛,半身不遂 地龍菜等症。外用塗丹毒、漆瘡等症。 1.清熱息風:主治壯熱驚癇,動風抽搐。 2.清肺定喘:可治肺熱痰咳氣喘,對肺熱型支氣管哮喘療效較好。 3.利尿通淋:適用於溼熱下注,熱淋澀痛。4.通行經絡:可用治熱痺節腫赤痛;適當配伍也可治寒痺;配伍益氣行血藥常用於氣虛血瘀,經絡不利,偏癱失語者。
發布於 2023-09-24 01:00
0評論
陰道炎包括黴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及混合感染等。需要檢查白帶常規後明確病原菌後對症治療。可西藥治療。口服藥物及結合陰道局部用藥治療。也可中藥燻洗。治療一定要徹底,不然容易復發。 平時一定要注意外陰及經期的衛生清潔,勤換內褲,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發布於 2023-02-09 17:48
0評論
化溼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於脘痞不飢,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理氣,活血,散風,去溼。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溼痺,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①《本經》:"主風寒溼痺,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 ②《別錄》:"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四肢溼痺,不得屈伸,小兒溫瘧,身積熱不解,可作浴湯。聰耳
發布於 2022-12-27 15:17
0評論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勝溼,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痺,百日咳,痧氣腹痛,阿米巴痢,瘧疾,疳瀉,鼻淵,鼻息肉,目翳澀癢,臁瘡,疥癬,跌打。 ①《本草拾遺》:"去目翳,按塞鼻中,翳膜自落。" ②《四聲本草》:"通鼻氣,利九竅,吐風痰。" ③《綱目》:"解毒,明目,散目赤腫、雲翳,耳聾,頭痛腦酸,治痰瘧齁蛤,鼻塞不通,塞鼻息自落,又散瘡腫。"
發布於 2023-09-23 07:5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