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血燥,其實是中醫學中血虛和風燥兩個辯證術語。血虛指營血不足出現虛弱的病理。由於失血過多或慢性出血、臟腑虛損、化生精血機能減退或障礙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虛,出現貧血症狀。臨床上一般分為心血虛、肝血虛、心脾兩虛等症型。風燥指風與燥兩種邪氣的相合,多感於秋燥時令。臨床表現為頭痛、發熱、惡寒無汗、鼻塞、唇燥、咽乾、乾咳、胸滯、肋痛、皮膚乾燥、舌苔白薄而幹、脈浮澀。如血虛風燥一起理解即指血虛生風和和液燥生風,總稱虛風內動。
護理
1、本證候多為全身泛發皮疹和瘙癢,故要勸告患者忌食腥發動風及辛辣酒酪飲食,性格要和順,避免憂思惱怒。
2、患處不宜濫用刺激性強的外塗藥物,不宜用熱水、肥皂燙洗,避免日光曝曬或寒冷刺激。
3、適時進行礦泉浴、糠浴和澱粉浴,並外塗護膚油脂,可以保持皮膚的柔潤,使之鱗屑減少,癢感亦可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