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10-31 07:23

  目前西醫對蕁麻疹尚無特效療法,多采用以內服抗組胺藥物 , 皮質激素類藥物臨時抑制為多,如口服西藥 , 口服激素 , 外用溶液洗劑、乳劑、泥膏、油劑、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長時間或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會成癮導致藥物依賴性 , 最常見的是用藥後病情好轉,一旦停藥後,用藥部位原發病變加重。當重新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患者為了避免停藥後的痛苦,完全依賴於激素。會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用激素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過敏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變得易受損傷;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癒合困難等。 尤其是一些皮膚病更不適宜使用激素類製劑。

  如果長期或短時間大劑量注射或內服地塞米松、康寧克通、強的松等皮質類激素藥物治療,還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高血壓、水腫、血鉀降低、月經紊亂、骨質疏鬆、無菌性骨質壞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併發症。對腎臟也可造成一定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臟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等。還會引起機體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一系列物質代謝紊亂,破壞機體的防衛系統和抑制免疫反應能力。

  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並對激素產生了的依賴性,停藥後原發病變反跳加重與繼發的副作用,可使患者產生很大的痛苦,患者家屬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對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認識,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並在正確選擇治療藥物和逐漸減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質激素的情況下,選用對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方法與中藥。達到安全徹底治癒疾病的目的。

壓迫性蕁麻疹的一般治療相關文章
概述 蕁麻疹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誘因是非常複雜的,而且蕁麻疹會分為不同的類型,壓迫性蕁麻疹的症狀比較明顯,患者可能會由於手抓撓或者是鈍器劃傷之後,可能會引起嚴重的皮膚隆起和有瘢痕的症狀,也可能會導致局部出現了搔癢的現象,應該進行有效的治療,可以選擇使用青黴素藥品的方法來控制病情的發展,避免出現了皮膚嚴重不適的症狀。 步驟/方法: 1、 壓迫性蕁麻疹的誘因是非常複雜的,患有了壓迫性蕁麻疹的疾
發布於 2024-07-01 15:31
0評論
壓迫性蕁麻疹皮損很少擴展到受壓以外的部位。如果用拇指和食指擠皮膚,皮膚可呈橘皮樣外觀,表明皮膚深部有水腫。多數患者風團有癢感,還可有灼痛、燒灼、刺痛感,尤其多見於蹠部和頭部皮損。自覺症狀輕重不一,有些患者皮膚深部水腫波及到附近的關節和肌肉,可有劇烈的疼痛和不適。那麼怎樣科學治療壓迫性蕁麻疹呢。 患者平時要注意觀察過敏原,如發現某種食物或藥物過敏時,應立即停用,對可疑致敏原應儘量避免接觸。剪短指甲
發布於 2023-10-31 07:16
0評論
概述 有的患者如果出現了蕁麻疹,最好應該及時進行治療,蕁麻疹的患者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皮膚瘙癢的症狀,如果用手去抓撓,會導致大面積的皮膚有紅色丘疹或者皮膚色的突起物的產生,日常生活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應該及時進行檢查和治療,壓力性蕁麻疹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或者還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身體不適的症狀,所以應該及時進行調理和治療。 步驟/方法: 1、 壓迫性蕁麻疹的症狀比較明顯,所以應該及時進行檢
發布於 2023-08-05 07:57
0評論
我們知道,丘疹性蕁麻疹也叫做嬰兒蕁麻疹,是一種嬰幼兒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疾病。它和一般的蕁麻疹有何不同?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丘疹性蕁麻疹和一般蕁麻疹的區別。 丘疹性蕁麻疹和一般蕁麻疹在臨床表現上有一定的差異。 一般蕁麻疹 1.一般蕁麻疹是大小各異、形狀不同的風團和潮紅斑,通常是突發的、成批出現的,經過幾個小時後會迅速消失,也可以反覆發作,消失後不留疤痕。 2.除了瘙癢外,還可能有噁心、嘔吐、胸悶、
發布於 2024-11-10 22:41
0評論
壓迫性蕁麻疹患者皮損好發於身體受壓部位,如掌、蹠、臀、上背,少見於面部。皮膚受壓後四到八個小時局部發生風團,皮損持續時間為八到七十二小時,平均二十個小時左右。多數患者風團有癢感,還可有灼痛、燒灼、刺痛感,尤其多見於蹠部和頭部皮損。自覺症狀輕重不一,有些患者皮膚深部水腫波及到附近的關節和肌肉,可有劇烈的疼痛和不適。 注意事項: 1、服用抗過敏藥物時要謹遵醫囑,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看有無嗜睡、頭暈等
發布於 2023-10-31 07:43
0評論
目前,對於蕁麻疹的治療應以找出病因、消除病因為主,但多數蕁麻疹患者卻很難確定或發現病因。蕁麻疹的多數患者屬於過敏體質,一般會在接觸過敏原後發病,但由於引發該病的過敏原種類繁多,所以,患者很難確定是某種過敏原導致的,也是因此導致病情反覆發作。所以,他們多會自作主張使用一些抗過敏的藥物,雖然可迅速緩解不適症狀,但如果長期服用可對其產生依賴,一旦停用可導致病情復發,甚至比以前更嚴重。所以,蕁麻疹患者應
發布於 2023-10-31 07:30
0評論
壓迫性蕁麻疹是皮膚受壓4-6小時後,局部發生深在性腫脹,8-12小時後消失,常發生在臀部、腰部、足背等受壓部位。紫癜分為過敏性紫癜和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又分為皮膚型、腹型、關節型、腎型,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分為急性和慢性,二者都是以出血為主要表現,皮膚出現瘀斑,瘀點,過敏性紫癜的腹型表現為腹痛、伴噁心嘔吐腹瀉便血,關節型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可遊走可伴活動障礙。
發布於 2023-10-31 07:36
0評論
腎萎縮是指各種原因導致腎單位喪失或腎臟血供不足,導致腎臟體積縮小、生理功能降低的一種病理解剖現象,常見於多種急慢性腎臟病的終末期、腎動脈狹窄、腎臟發育不良等疾病。 通常對慢性腎衰患者進行腎臟B型超聲檢查,就可以瞭解腎臟是否患有腎萎縮,而且這種檢查方法對患者沒有損害。腎臟B超的正常值為:左腎長徑8.1~11釐米,橫徑5.5~7釐米,厚度4~5釐米;右腎長徑7.9~10.5釐米,橫徑5.5~7釐米
發布於 2024-01-06 23:48
0評論
1、腎萎縮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乏力,貧血等。繼續惡化將發生尿毒症。腎萎縮病人腎萎縮還會臉腿浮腫,出現了皮膚瘙癢的症狀,並且還可能伴有腳部浮腫,有的患者還會腰疼得厲害,不能長期久坐。腎萎縮是由於長期腎臟出現問題,勞累過度引起,患了腎萎縮,腿腳有腫的現象,血壓也會隨病情加重而升高高。身體也會漸漸消瘦下去。 2、腎萎縮患者還可能會有血尿,血尿是指尿中紅細胞排洩異常增多,是泌尿系統可能有嚴重疾病的訊號。
發布於 2024-01-07 00:08
0評論
1、雙腎縮小一般來說慢性腎病發展到腎功能不全,尤其是腎衰竭、尿毒症時,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腎臟損傷嚴重,腎臟實質受到傷害,腎臟會縮小。 2、得知腎萎縮後需考慮為先天性腎臟發育不全,其次考慮為末期腎臟疾病,即腎衰竭、尿毒症或某些急性病症。如:急性腎小球性疾病、糖尿病性腎硬變、腎移植排異、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皮質壞死、Alport綜合徵、急性腎小管壞死、高血壓性腎硬化。 3、雙側腎臟或一側腎臟縮小多
發布於 2024-01-06 23:5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