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破裂
肝血管瘤破裂造成腹腔內大出血。這時,病人會突然出現急性腹痛,伴有休克。這是因為巨大的海面狀血管瘤在血管瘤竇內不斷出現纖維性血凝塊而導致循環中大量纖維蛋白原的消耗,此種情況下,出血不易止住,其死亡率較高。故確診的患者,如出現肝區腫痛、腹脹不適,納食不好等症狀可能是血管瘤進行性增大所致,可手術治療,以免因血管瘤破裂出血而發生危險。
血小板減少症
血小板減少症是指血小板數低於正常範圍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減少症可能源於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發性瘀斑,最常見於小腿;或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如鼻出血、胃腸道、泌尿生殖道和陰道出血,及手術後大量出血,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可危及生命。
低纖維蛋白原血癥
低纖維蛋白原血癥又稱血漿纖維蛋白原低下。纖維蛋白原是重要的凝血因子之一。在凝血止血的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纖維蛋白原由肝臟製造,是血漿粘度的決定因素,纖維蛋白原升高造成血漿粘度升高和高凝狀態也是血管內血栓形成的重要機制。纖維蛋白原低下則主要表現為凝血異常。
肝臟腫大
肝臟腫大正常成人的肝臟,一般上界在右鎖骨中線第5肋間,下界大多不可觸及。正常肝臟大小為25cm(長徑)×15cm(上下徑)×16cm(前後徑)。但若肝上界正常或稍高,肝下界超出肋緣1cm,劍突下3cm或超出劍突根部至臍距離的中、上1/3交界處,稱為肝腫大。某些生理情況下,如5歲以下的兒童、瘦長體形的成人或多孕婦女在深吸氣時肋下可觸及肝臟,或在運動後出現一過性肝腫大;而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如肺氣腫、內臟下垂、嚴重的胸廓畸形時肋下也可觸及到肝臟,但肝臟的上界也同時下移,不能稱為肝腫大。肝腫大可分為瀰漫性肝腫大、侷限性腫大、嬰兒肝腫大、感染性肝腫大、中毒性肝腫大、瘀血性肝腫大、膽汁淤滯性肝腫大、代謝障礙性肝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