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女性多於男性,男女之比為1∶3,最常發生20~60歲之間,10%的患者在20歲以前發病,約24%有銀屑病家族史。
原發性損害是幾乎大小一致的膿皰,直徑為2~4mm大小,成群的皮損常在數小時內出現在外觀正常的掌蹠皮膚。膿皰周圍有紅暈。最好發部位是掌蹠,蹠部又比掌部多見,掌部好發於拇指小指的掌面及手掌中央。蹠部以足弓處最多見,除掌蹠以外足背、小腿、膝蓋、手背、肘部等亦可有皮損。皮損的顏色隨著時間延長由黃色變為深褐色。5~7天后膿皰吸收,表皮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呈片狀鱗屑,周邊遊離中心固著,邊緣和中心發生皸裂。表皮脫落後,下方有紅色嫩薄的表皮,病變嚴重時為點狀糜爛,滲液較多,類似溼疹改變。持續數週到數月。以後表皮下方僅有水皰膿皰發生,緩解期長短不一。各種外界刺激如肥皂洗劑,外用刺激性藥物,夏季出汗增多,經前期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可促使病情發作,症狀加重。
化驗檢查膿液細菌培養為陰性,皰液細胞塗片水皰期以單核細胞為主,膿皰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根據中年女性,掌蹠紅斑上反覆發生膿皰,伴不同程度瘙癢,組織病理為表皮內膿皰一般不難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