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黃疸,是多見於肝膽疾病的一種症狀,嚴重影響美觀,且不易消退。黃疸的產生與體內膽紅素的代謝障礙密切相關,膽紅素代謝障礙可見於體內膽紅素的來源過多,超出了機體代謝的能力,或是由於肝細胞的代謝能力下降,或者有功能的肝細胞的數量降低等等。膽紅素的主要來源是血紅蛋白,故而紅細胞的大量破壞會引起膽紅素的升高,其排洩是大部分經糞便排出,小部分進入肝腸循環,另有小部分通過尿液排出。
步驟/方法:
1、 溶血性黃疸的病因是各種溶血性疾病,可分為先天性溶血和後天獲得性溶血。先天性溶血包括海洋性貧血、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等;後天獲得性溶血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蠶豆病、敗血症、瘧疾毒蕈中毒等等。
2、 所以關於溶血性黃疸的病因,就應該從這些溶血性疾病開始查。溶血性黃疸的發病機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大量的紅細胞被破壞,導致肺結合膽紅素增多,超出了肝細胞的攝取、結合、排洩能力。
3、 另一方面是因溶血造成的貧血、缺氧,進一步降低了肝臟對膽紅素的代謝能力,使非結合膽紅素在血液中沉積,引起黃疸。這種類型的黃疸一般較輕,呈淺檸檬色。急性溶血則起病急,伴有高熱、寒戰、頭痛腰痛、噁心等症狀。
注意事項:
嚴重的急性溶血會出現周圍循環衰竭和腎衰竭;慢性溶血多為先天性,主要有貧血、黃疸、脾腫大三大特徵。長期溶血可伴有膽道結石及肝功損害。實驗室檢查以血清中非結合膽紅素增多為主,大便顏色增深,尿色加深。患有此病的患者要及時就診,以控制病情的發展和根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