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11-09 23:44

  小柴胡湯由七味藥物組成:柴胡,黃芩,半夏,人參(可用黨參代替),生薑,大棗,炙甘草。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主入肝、膽經。它有三大功能:一是解熱作用,主要靠它的辛散之性,所以多被用於治療外感發熱,尤其是發熱與惡寒交替出現時;二是解鬱作用,柴胡辛散,又入肝膽經,肝膽主管疏通人體的氣機,所以柴胡自然能治肝膽氣鬱之證;三是昇陽作用,柴胡為傘形科植物,傘形科植物大多具有輕清上升的特性,能夠升提人的陽氣,所以小量的柴胡可以治療陽氣的不足或下陷的病症,如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等等。黃芩味苦性寒,主要入膽與肺經,所以善於清膽熱和肺熱,性質下沉入裡。柴胡與黃芩是小柴胡湯的靈魂藥,二者一個性升,一個性降;一個喜外散,一個喜內入;一個喜動,一個喜靜。所以二者相配,升降相因,出入相濟,動靜相合,從而調節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外邪入侵少陽的寒熱往來。

  剩下的五味藥物,是作用於脾胃系統的,其中半夏、生薑主降,可以和胃止嘔;人參、甘草、大棗,主升,可以補益脾氣,也是有升有降,合在一起,就可以調理人體氣機的升降。那麼,肝膽病為甚麼要調理脾胃呢?這是由肝膽與脾胃的密切關係所決定的,肝膽在五行屬於木,脾胃在五行屬於土,木容易克土,所以肝膽病就容易導致脾胃病,有時肝膽病最先出現的卻是脾胃消化系統的症狀,往往因脾胃症狀的出現而確診為肝膽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膽囊炎、肝癌等就是如此。所以治療肝膽病,無論有無消化系統的症狀,都要加調理脾胃的藥物,從而斬斷病邪傳變的通道,防患於未然,張仲景對此總結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也是小柴胡湯被大量使用於消化系統疾病的原因所在。

小柴胡湯藥物的組成相關文章
小柴胡湯療效 小柴胡湯為三焦樞杻之劑,少陽首方,外可治表,內可治髒,中可和半表半里。其方藥有 柴胡,黃苓,半夏,人參,甘草,生薑,大棗 寒熱並用,燥溼並用,升降散斂並用,非雜亂無法也,正法之妙也”。戴北山也有大體相同的見解,他說;“寒熱並用謂之和,補瀉合劑謂之和,表裡雙解謂之和,平其亢逆謂之和”。 組成 柴胡半斤(24g),黃芩三兩(9g),人參三兩(9g),甘草三兩,炙(6g),半夏半升,洗(
發布於 2024-09-26 18:39
0評論
【名稱】桂枝湯 【出處】《傷寒論》 【分類】解表劑-辛溫解表 【組成】桂枝(去皮)(9克)芍藥(9克)生薑(9克)大棗(切)(3枚)甘草(6克) 【方訣】藥枝棗姜甘(方劑速記法) 【功用】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用法】水煎服。本方服法也極為講究,首先是藥煎成取汁,“適寒溫”服,“服已須臾,啜熱稀粥”,借水谷之精氣,充養中焦,不但易為釀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復感。同時“穩覆令一時許,”即是避風
發布於 2024-01-16 14:46
0評論
組成 柴胡(12g);黃芩(9g);人參(6g);半夏清,(9g);甘草炙,(5g);生薑切,(9g);大棗擘,(4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 1)少陽病證。邪在半表半里,症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乾,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 2)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經水適斷,寒熱發作有時;或瘧疾,黃疸等內傷雜病而見以
發布於 2023-11-10 00:04
0評論
柴胡的功效 和解少陽,舒肝和胃,昇陽舉陷。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熱入血室。 柴胡的作用 柴胡的性味:苦平、歸經、入肝、膽經。功能:發表、退熱、疏肝、解鬱、昇陽。主治:感冒發燒、寒熱往來、瘧疾、脅脹痛、月經不調。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柴胡具有:1、解熱、退熱作用平穩可靠;2、鎮靜、鎮痛,有解除胸悶脹痛,開鬱調經作用;3、抗菌,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
發布於 2023-11-09 23:37
0評論
1、口苦案楊某某,女,69歲2005年12月15日,口苦不欲飲食,食之無味,,頭或昏沉,大便不幹,舌嫩紅苔薄黃,脈細弦。膽熱上擾,擬清洩。處方:柴胡15,黃芩10,法夏10,太子參15,大棗10,甘草6,陳皮12,雲苓15,天麻15,菊花12,蒼朮12,厚朴12,杏仁9,白蔻仁6(後下),生薑3片。7劑,水煎服,日2次。2005年12月21日二診,藥後口苦不欲飲食均解除,納食增加。現頭仍昏沉,頸
發布於 2022-12-17 06:49
0評論
小柴胡湯是治療傷寒少陽證的名方,對體虛感冒患者,邪鬱少陽半表半里之證亦有顯著療效。風寒感冒數日不解,可見寒熱往來、納少體倦或低熱不退等症狀,對此可按少陽證治療,予小柴胡湯加減。應用本方的主症為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脈多弦細等,但臨床上寒熱往來之症多不典型,可見寒熱時作時止,惡寒怕風后心煩躁熱,自覺肢體緊束或背部有涼感,此為餘邪未盡,腠理失和之症,多與年老體弱或誤治、失治後體虛有關。 小柴
發布於 2023-11-09 23:51
0評論
1.忌菸、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服藥3天后或服藥期間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如胸悶、心悸等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5.小兒、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孕婦慎用。 7.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
發布於 2023-11-09 23:57
0評論
柴胡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透表洩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等功效。廣泛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胸脅脹痛、脫肛、子宮脫垂、月經不調等症。臨床上以柴胡為主的製劑也日益增多,如正柴胡飲膠囊、柴胡滴丸、小柴胡顆粒、大柴胡顆粒、柴胡舒肝丸等。但是,柴胡製劑在使用過程中也有配伍及用藥禁忌等。 柴胡的功效與副作用 柴胡毒副作用:柴胡主要成分柴胡皂苷能導致腎上腺肥大、胸腺萎縮,使人體免疫功能降低。有腎
發布於 2024-09-26 18:53
0評論
1、解熱生用量宜大,昇陽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鬱宜醋炒,陰虛骨蒸宜鱉血炒。 2、大葉柴胡的乾燥根莖,表面密生環節,有毒,不可當柴胡用。 3、柴胡治療感冒常與葛根、羌活等同用。 4、柴胡有較佳的退熱作用,邪在少陽、寒熱往來,常與黃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湯)。 5、對瘧疾症,柴胡又可與草果、青皮等配伍應用。 6.見肝氣鬱結所致的月經不調或痛經等,均可與當歸、白芍、香附、鬱金等藥同用。
發布於 2024-09-26 18:33
0評論
小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和解少陽,舒肝和胃,昇陽舉陷。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熱入血室。 柴胡的性味:苦平、歸經、入肝、膽經。功能:發表、退熱、疏肝、解鬱、昇陽。主治:感冒發燒、寒熱往來、瘧疾、脅脹痛、月經不調。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 柴胡具有 1、解熱、退熱作用平穩可靠; 2、鎮靜、鎮痛,有解除胸悶脹痛,開鬱調經作用; 3、抗菌,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
發布於 2024-09-26 18: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