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啟源》記載白朮“除溼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溼,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止渴,安胎”;《神農本草經》記載白朮“氣味甘溫,無毒,治風寒溼痺、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藥性賦》記載白朮“味甘,氣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四:利水道,有除溼之功;強脾胃,有進食之效,佐黃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實有消痞之妙”。
白朮的炮製不同,功效也有所差別。臨床常用的白朮炮製方法有:
生白朮:揀淨雜質,用水浸泡,浸泡時間應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及白朮大小適當掌握,泡後撈出,潤透,切片,曬乾。 功能與主治: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朮健脾,和胃,安胎。用於脾虛食少,洩瀉便溏,胎動不安
2.炒白朮:先將麩皮撒於熱鍋內,候煙冒出時,將白朮片倒入微炒至淡黃色,取出,篩去麩皮後放涼。(每白朮片100斤,用麩皮10斤) 燥性有所減弱 功偏健脾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