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ompositae,Asteraceae
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最大的1科。有一致的小花結構。小花管狀,輻射對稱,或舌狀而兩側對稱,或花冠管狀而花冠裂片二唇形。多數小花密集排列,外覆以總苞片而形成一致的頭狀花序。共13族1300餘屬,近22萬種,除南極外,全球分佈。中國約有220屬近3000種,全國各地分佈,其中異裂菊屬、復芒菊屬、太行菊屬、畫筆菊屬、重羽菊屬、黃纓菊屬、川木香屬、球菊屬(Bolocephalus)、葶菊屬、櫨菊木屬、螞蚱腿子屬、花佩屬、華蟹甲草、華千里光屬、紫菊屬、君範菊屬等15屬為中國特有。
形態功能頭狀花序或單生莖頂而成葶狀草本(如蒲公英、雛菊屬),或多數頭狀花序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如亞菊屬)穗狀、總狀或圓錐花序(如蒿屬),或多數頭狀花序密集排列成復頭狀花序(如藍刺頭屬、地膽草屬)。總苞片各色各樣,或葉質或膜質,或綠或紅或黃或黑或白色。總苞片組成的總苞,主要有:①保護頭狀花序中的小花;②吸引傳粉昆蟲;③保護果實或兼起傳播果實的作用,如蒼耳屬的內層總苞片具有鉤刺。
菊科植物有一致的1室1基生胚珠的下位子房(蒲公英屬和菊苣屬中某些植株,偶見子房上位),聚葯雄蕊,5枚,極少花葯離生,花柱上端2裂,果實為瘦果,種子無胚乳。萼簷轉變為膜片狀、毛狀或剛毛狀的冠毛。在某些菊科植物的個體發育中,偶見個別植株的冠毛有返祖性畸形發育的現象,如草地婆羅門參和蒲公英的毛狀冠毛轉變為綠色的葉片等。冠毛有助於傳播瘦果。總體來說,平原或草原地區具毛狀冠毛結構的種比落葉林中少;荒漠地區的種常有粘質結構而沒有借風力傳播果實的冠毛;中生生境、海岸或河岸生境中,冠毛不明顯的種的比例加大;從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到灌木的種中,具毛狀冠毛或羽毛狀冠毛的種的比例逐漸增加;而具粘質結構的種的比例則逐漸下降。
菊科有大量的藥用、觀賞和經濟植物。藥用植物有佩蘭、艾納香、火絨草、天名精、野菊、菊花、青蒿、款冬、千里光、白朮、蒼朮、牛蒡、雪蓮花、紅花、水飛薊、蒲公英等。在中國菊科植物中,大約有300種可為藥用。向日葵、紅花為油料植物,在中國西北有大面積栽培。
原產熱帶美洲的甜葉菊,含極高糖分,為食品工業原料,中國引種栽培。洋姜塊莖可加工成醬菜,茼蒿是中國各地的蔬菜。艾納香,又名冰片草,葉含龍腦等,可提製冰片。除蟲菊是重要的殺蟲或驅蟲植物。菊科中有許多著名的觀賞植物,如菊花、木茼蒿、金盞花、雛菊和翠菊、萬壽菊、孔雀草、百日菊等。常見的菊科雜草有刺兒菜、泥胡菜、飛機草和紫莖澤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