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1-03 08:36

  1.基底細胞癌與鱗狀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發生的主要部位是面部,尤其是鼻、前額、眼、顴部及上唇,損害發展緩慢,局部往往不充血,表面結痂而無角化現象,邊緣捲起,呈蠟狀半透明,炎性反應沒有或輕微,轉移者罕見。鱗狀細胞癌可發生在任何部位,尤其是皮膚粘膜連結處及四肢、下唇、鼻、耳、手背和陰部,往往在有慢性皮膚病損處發生,損害發展較快,局部充血明顯,或周圍及表面有擴張的毛細血管,角化現象明顯,邊緣高起堅硬,炎性反應顯著,易發生淋巴結轉移。

  2.脂溢性角化病:

  又稱老年疣,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多發於面部、頸部、胸部、背部及手背,損害為略高出於皮膚的圓形或卵圓形扁平疣狀皮疹,呈朽黃、黃褐色至煤黑色,邊界清楚,質地柔軟,表面稍粗糙,覆有油脂狀鱗屑痂。皮疹數目不定,往往很多。脂溢性角化病可永久存在而不惡變,極少數病人的個別損害可發展成基底細胞癌,組織病理學檢查可助診斷。

  3.皮膚原位癌(Bowen's disease):

  損害好發於軀幹和臀部,可單發或多發,典型者呈界限清楚的鱗狀斑丘疹,可逐漸擴大,或相互融合,損害的大小可由數毫米到若干釐米不等,表面覆以鱗屑或脫屑後結棕色至灰色硬痂,不易剝離。發展緩慢或長期無明顯變化,有時中央部分可部分消退或有瘢痕形成,而附近出現新的損害。一般不變成潰瘍。組織病理檢查有助於診斷。

  4.盤狀紅斑狼瘡:

  多見於中年男女,損害初發時為小丘疹,漸擴大呈斑塊,性質乾燥,表面角質增殖,毛囊口擴張,內含有角質栓刺,有萎縮斑,不形成潰瘍,邊緣多充血。發生於顏面部者呈蝴蝶狀分佈。血沉、類風溼因子、抗核抗體、組織病理可助鑑別。

  5.角化棘皮瘤:

  以中年男性較多,多發生於面部,尤其是頰部及鼻部,而四肢和軀幹極為少見。損害為呈堅實的半球形腫瘤聳立皮膚上,似淡紅色粉刺或與皮膚色澤相似的小結,邊緣隆起,中央陷凹成火山口形,內含一個角質痂。本病發展迅速,但長到直徑達2釐米左右後不再繼續發展,2~6個月內能自行萎縮,自然痊癒,遺留萎縮性瘢痕。

  6.帕哲氏病(Paget’s disease):

  常侵犯40歲以上婦女單側乳頭和乳暈。早期僅為乳頭部小片鱗屑性紅斑,境界清楚,逐漸波及其鄰近皮膚,表面易於糜爛,搔抓後呈溼疹樣變化。損害經過緩慢,無自愈傾向。偶見於乳房以外其他大汗腺分佈區,如腋窩、外生殖器、肛周、口唇、鼻翼等處。組織病理檢查可見表皮內有分散或成團的Paget細胞,見此細胞即可確診。

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的區別相關文章
鱗狀細胞癌亦稱皮樣癌,主要從有鱗狀上皮覆蓋的皮膚開始。皮膚和結膜交界處的瞼緣是其多發部位。此類癌腫惡性程度較基底細胞癌者為高。發展較快,破壞也較大。即可破壞眼部組織,侵入副鼻竇或顱內,又可以通過淋巴管轉移至耳前或頜下淋巴結,甚至引起全身性轉移。 鱗狀細胞癌是皮膚表皮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發病率約為眼瞼惡性腫瘤的8%。多見於50歲上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眼瞼皮膚結膜交界處的皮膚棘細胞層。開始呈
發布於 2024-01-03 08:09
0評論
四位一體療法 綜合治療和調養,通過治療一方面可以起到加快身體恢復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達到全面預防和控制腫瘤復發或轉移,最終達到高質量長期生存的目的。鱗狀細胞癌是皮膚表皮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發病率約為眼瞼惡性腫瘤的8%。多見於50歲上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眼瞼皮膚結膜交界處的皮膚棘細胞層。開始呈結節狀,與基底細胞癌很相似,但角質豐富,隨腫瘤之發展,可出現疼痛,特別是當腫瘤侵及眶上、下神經時。
發布於 2024-08-13 11:42
0評論
作為常見的危險腫瘤疾病,皮膚癌的症狀與其他皮膚病有很大的區別。分清皮膚癌的症狀,對及時發現和就診是十分關鍵的。這裡就請專家來為您詳細介紹下常見幾種皮膚癌的症狀表現。 1、基底細胞癌起病時常無症狀,初期皮膚癌的症狀多為基底較硬斑塊狀丘疹,有的呈疣狀隆起,而後破潰為潰瘍灶改變,不規則,邊緣隆起,似火山口,底部凹凸不平,生長緩慢。轉移者極少,先發生邊緣半透明結節隆起淺在潰瘍,繼之漸擴大,可侵蝕周邊組織
發布於 2024-01-03 08:16
0評論
低分化鱗狀細胞癌是起源於皮膚表皮及其附屬器(毛囊漏斗、皮脂腺導管、末端汗管)角質形成細胞,好發於頭皮、面部、頸和手背等暴露部位。患者可去相關腫瘤醫院做檢查及治療工作。 鱗癌是皮膚表皮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按照分化程度可以分為:未分化、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其中低分化鱗癌是惡性程度較高的鱗癌,治療起來相對比較複雜。低分化鱗癌的治療一般根據部位不同有一定的差異,但是總起來以化療配合中藥治療為主,改善
發布於 2024-08-13 11:22
0評論
皮膚癌與太陽紫外線損傷相關,紫外線能夠破壞皮膚細胞的DNA,導致癌前變化和癌細胞的生長。皮膚癌來自上皮組織,主要有基底細胞癌(BCC)、鱗狀細胞癌(SCC)和惡性黑色瘤(MM),均見於稱為表皮的皮膚表層。皮膚癌中80%是基底細胞癌,早期診斷並治療得當,完全可以治癒。而臨床醫生根據腫瘤具備情況,基底細胞癌主要有4型,最常見的是結節潰瘍型。1、結節潰瘍型:初起是表皮出現一個小米粒至豌豆大小的蠟樣小結
發布於 2023-03-08 11:16
0評論
主要相關腫瘤:宮頸鱗癌。其它相關腫瘤:肺鱗癌、頭頸部鱗癌、食管癌以及外陰部鱗狀細胞癌等。其他影響因素:肝炎、肝硬化、肺炎、結核病患者中SCCA值有所升高。鱗狀細胞癌抗原(SCC)是一種特異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於診斷鱗癌的腫瘤標誌物。SCC在正常的鱗狀上皮細胞中抑制細胞調亡和參與鱗狀上皮層的分化,在腫瘤細胞中參與腫瘤的生長,它有助於所有鱗狀上皮細胞起源癌的診斷和監測,例如:子宮頸癌、肺癌(非小細胞肺
發布於 2023-01-07 08:11
0評論
概述 原位鱗狀細胞癌是一種發生在皮膚,黏膜的表皮內的鱗狀細胞癌,在醫院的時候碰到過幾個,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現在我把有些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步驟/方法: 1、 首先應該儘量不要暴曬,少用含有砷劑的化妝品,這些化工廠也最好少去,平時飲食清淡,油膩辛辣食物少吃。保持良好的心態 2、 如果皮膚損傷比較小的話,可以用激光治療,也可以用電灼和冷凍,這些療效都差不多的。 3、
發布於 2024-07-16 16:27
0評論
鱗狀細胞癌是皮膚表皮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多見於50歲上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眼瞼皮膚結膜交界處的皮膚棘細胞層。開始呈結節狀,與基底細胞癌很相似,但角質豐富,隨腫瘤之發展,可出現疼痛,特別是當腫瘤侵及眶上、下神經時。高分化是指癌細胞分化度高,也就是說和正常細胞很像。癌細胞和正常細胞越像威脅越小。癌症晚期癌細胞會是低分化。腫瘤根據細胞分化程度可以分為惡性和良性。惡性一般分化程度低。所以據你現在
發布於 2024-06-29 00:30
0評論
1、病例摘要:(1)病例1:男性,39歲。外鼻無痛性腫塊進行性增大一年。一年前右鼻背發現約芝麻大小的黑痣,時有癢感,抓之易出血,無紅腫痛,呈緩慢增大,兩個月前左右腫塊直徑達約10mm,在外院行激光治療,治療後一週傷口癒合,兩週後腫塊又復發,且生長速度明顯增快,一個月內增大至10mm大小,遂來我院就診。入院時檢查:一般情況良好,全身淺表淋巴結均未觸及腫大。右鼻背中下部可見直徑10mm圓形腫塊,局部
發布於 2023-02-17 13:16
0評論
有位先生鼻子上長了一顆黑痣,找了一個算命先生看後說是“財運痣”,隨著股市大漲,作為股民的他自然財運亨通,而鼻子上的黑痣也突然“暴漲”,增大了許多,他還認為是自己福星高照的象徵,直至近日洗臉時稍一擦即出血才來到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通過醫生的詳細檢查後,這粒原以為能帶來好運的“黑痣”確診為基底細胞癌。基底細胞癌70%~90%發生於頭面部(外鼻及鼻周為最常見),易引起容貌損害,且起病緩慢,不易早期發現
發布於 2023-02-17 14:3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