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1-16 23:50

  一般無症狀。下方虹膜近瞳孔緣區域好發。臨床上分為2種類型:局灶性虹膜痣和瀰漫性虹膜痣。

  1.局灶性虹膜痣虹膜近瞳孔緣或中周部、周邊部、偶見房角處。大小不一,邊界清晰,輕度隆起,一般為棕黑或深黑色,色素變異較大,典型的虹膜痣無血管。絕大多數虹膜痣穩定不發展,極少數可影響鄰近組織近瞳孔緣虹膜痣可致瞳孔變形瞳孔緣色素外翻但並不表明虹膜痣惡變。

  2.瀰漫性虹膜痣較扁平,常累及整個或部分虹膜。有些是虹膜痣綜合徵(Cogan-Reese綜合徵)的一種臨床表現。Cogan-Reese綜合徵與原發性虹膜萎縮,Chandler綜合徵同歸於虹膜角膜內皮綜合徵(iridocornealendothelialsyndrome,ICE綜合徵),臨床表現為單眼青光眼、角膜水腫、虹膜異色、虹膜基質粗糙外露、虹膜多髮結節瞳孔變形瞳孔緣色素外翻、虹膜周邊前粘連等。其病理機制為特發性角膜內皮增生伴有繼發性虹膜病變。

虹膜色素痣症狀相關文章
虹膜色素痣(nevusofiris)是虹膜淺基質層內異常的色素細胞的聚集,臨床上比較常見。虹膜痣屬於一種錯構瘤性病變,是由具有良性細胞學形態的黑色素細胞組成的腫瘤性團塊。色素痣一般比較穩定健康搜索,無明顯生長傾向。偶可發生惡性變。原因不明,多為先天性。白種人比有色人種多見。神經纖維瘤病患者常伴有多個虹膜痣。 虹膜色素痣(nevusofiris)是虹膜淺基質層內異常的色素細胞的聚集,臨床上比較常見
發布於 2024-01-16 23:44
0評論
1、虹膜病變患者不宜吃的食物: 不吃瓜子、花生、不吃辣椒。 2、虹膜病變患者食療偏方: (1)芥菜30克,煎汁、滴眼,每日2―3次。或:薺菜根30―60克,煎湯溫服,每日2―3次。 (2)老黃瓜1根,金銀花4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3)霜桑葉30克,草決明20克,茶葉3克,水煎服,每日2―3次。 (4)秦皮15克,鮮丁香花5克,水煎服。每日2―3次。 (5)野菊花20克,黃芩15克,桃仁
發布於 2024-01-17 00:10
0評論
通過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即可確定虹膜痣的診斷,比較容易。鑑別診斷:虹膜痣需與虹膜黑色素瘤和眼黑色素細胞增生症(ocularmelanocytosis)相鑑別。 1.虹膜黑色素瘤主要靠定期觀察,UBM檢查有助於與虹膜黑色素瘤鑑別。虹膜痣內回聲較虹膜黑色素瘤強健康搜索,邊緣清晰銳利,病變較小侷限。當病灶直徑超過3mm,厚度超過1mm或伴有晶狀體混濁、繼發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睫狀體受累並眼前段色素播散時
發布於 2024-01-16 23:57
0評論
虹膜痣很少惡性變,可定期觀察,最好定期進行裂隙燈照相。一般不需治療。 1、一般不需要治療。 2、瀰漫膜痣合併青光眼者需行手術治療。 3、局灶虹膜痣明顯增大者,可行虹膜節段性切除術。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虹膜色素痣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發布於 2024-01-17 00:04
0評論
(1)皮內痣:最常見。好發於面部皮膚及髮際,大小不一,大者可達數釐米,甚至累及半側面頸部。隆起皮膚,有毛,淡棕色或淡黑色,邊界清楚。由小痣細胞組成。痣細胞巢在上皮下結締組織內(即位於真皮內)。痣細胞巢表面的上皮層正常。一般不發生癌變。 (2)交界痣:可由皮內痣演變而來,亦可獨自發生。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嬰幼兒多見。病變呈扁平狀,棕黑色或藍黑色,邊界可清亦可不清。一般體積較小,多在數毫米以內。表
發布於 2024-02-06 07:09
0評論
1、虹膜病變患者不宜吃的食物不吃瓜子、花生、不吃辣椒。 2、虹膜病變患者食療偏方1芥菜30克,煎汁、滴眼,每日2—3次。或:薺菜根30—60克,煎湯溫服,每日2—3次。2老黃瓜1根,金銀花4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3霜桑葉30克,草決明20克,茶葉3克,水煎服,每日2—3次。 4秦皮15克,鮮丁香花5克,水煎服。每日2—3次。 5野菊花20克,黃芩15克,桃仁12克,水煎服,每日2—3次。
發布於 2024-02-06 07:16
0評論
一、雀斑見於鼻、兩頰、手背和軀幹上部。皮損為淡黃色,黃褐色或褐色斑點,呈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形,如針尖至粒大小。斑點不融合。主要病理改變為基底細胞層的黑色素增多,而黑素細胞的數目不增加。 二、脂溢性角化病為扁平而境界清楚地斑片,表面光滑或呈乳頭瘤狀,可形成一層油脂性厚痂。毛囊角栓是重要特徵之一,有時甚至很小的早期皮疹即已看得很清楚。 三、惡性黑素瘤常不對稱,邊界不清楚,邊緣不光滑,顏色不均勻,發
發布於 2024-02-06 07:03
0評論
1.普通後天性色素痣和普通藍痣治療無須治療,若發生於易摩擦和受損的部位,最好行手術切除,小的皮損亦也可採用超脈衝CO2激光和(或)Q開關激光治療。普通CO2激光、冷凍、超高頻電、化學剝脫等較難掌握其深度,易留瘢痕或治療不徹底。 2.儘量手術切除,由於惡變一般發生於30歲以後,所以切除的時間可待成年後。 3.先天性巨痣治療由於惡變率較高,而且惡變的一半發生於5歲以前,所以應於出生後儘早切除。 4.
發布於 2024-02-06 06:49
0評論
色素痣也簡稱色痣,斑痣或黑痣,是由正常含有色素的痣細胞所構成的最常見於的皮膚良性腫瘤,偶見於粘膜表面。臨床表現有多種類型。 顏色多呈深褐或墨黑色,還有沒有顏色的無色痣。如皮內痣,交界痣、混合痣等,還有巨痣、藍痣、幼年黑瘤等。有些類型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惡變,值得重視。 色素痣多發生在面、頸、背等部,可見於任何正常人體。可在出生時即已存在,或在生後早年逐漸顯現。多數增長緩慢,或持續多年並無變化,但很
發布於 2024-02-06 06:56
0評論
1.交界痣 多在出生後發生,一般甚小,直徑為0.1~1cm,表面光滑,無毛,扁平或略高出皮面,呈淡棕、深褐或黑色。發生於掌、蹠或外陰部的痣細胞痣往往為交界痣。交界痣惡變時,局部常有輕度疼痛、灼熱或刺痛,邊緣處出現衛星小點,如損害突然增大,顏色加深,有炎症反應、破潰或出血時,應提高警惕。 2.皮內痣 成人常見。損害呈半球狀隆起丘疹或結節,淡棕褐色,逐漸增大,其直徑達數毫米至數釐米,表面光滑或呈乳頭
發布於 2024-08-12 06:4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