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息肉是婦科常見病慢性子宮頸炎的一種臨床表徵。宮頸息肉是因為慢性炎症刺激使子宮頸管粘膜組織局部增生,而由於子宮自身有排異的傾向。致使增生的粘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的息肉樣改變,故也叫做宮頸內膜息肉。宮頸息肉形成的原因中醫認為子宮頸息肉的發生是由於鬱積的溼熱,傷及血海養分,損傷了脈絡及胞帶所致。
宮頸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與炎症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比如長期炎症會容易導致宮頸息肉。子宮頸是子宮下端的部分,其內腔呈圓筒形或梭形,稱為宮頸管。它的上端為宮頸內口,下端為外口。宮頸管表面有一層粘膜,由於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使得頸管粘膜不斷增生,堆積,並且從粘膜的基底層向宮頸的外口突出,從而形成了息肉。息肉的根部大多附著在宮頸管內或宮頸的外口,一般比較小,直徑多在1釐米以下,單個或多個。也有較大者,直徑可達數釐米,有蒂,隨著生長而突出於宮頸口外。息肉小的,則仍留在宮頸管,僅微現於宮頸口。
宮頸息肉多發生於40~60歲婦女。息肉極小時患者沒有甚麼不適症狀,多數是因其他疾病在進行婦科檢查時方才發現。少數息肉較大者表現為白帶增多,或者白帶中央有一絲一絲的血絲,甚至有少量的陰道出血,即血性白帶或接觸性出血,尤其在性交後及蹲著用力大便時極易出血。
女性宮頸息肉是一種良性病變,但偶爾也會發生惡性變,有人統計,它的惡變發生率約為0.2%左右。子宮頸息肉一經發現,即應通過手術將它摘除,摘除的息肉一定要送病理檢查,以排除可能發生的惡性變。